要说2022年的娱乐圈,热搜上永远不缺顶流、鲜肉、爆款综艺,晃得人眼花缭乱。但你有没有发现,有那么个名字,好整一年都没怎么出现过?不是塌房不是过气,是真的“沉”了——他叫刘欢。
说起刘欢,80后、90后的DNA里大概都有他的声音。弯弯的月亮里的缠绵,千万次的问里的苍凉,好汉歌里的豪迈……不管过了多少年,只要前奏一响,你就能立马跟着哼唱起来。这嗓子,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。可就是这么个“国宝级歌者”,2022年却几乎从大众视野里“消失”了,到底怎么了?
其实熟悉刘欢的人都知道,他这些年一直和“胖”较着劲。谁能想到,那个舞台上神采飞扬的光头男人,私下里曾被体重困扰到“走路费劲”?2022年初,他就在采访里半开玩笑说:“现在这身板,上楼梯都得扶着墙,不然怕把自己摔喽。”后来才知道,这不是玩笑——因为体重超标引发的健康问题,他不得不动了手术,下了“狠心”减重。
说起来也让人唏嘘。刘欢可不是没瘦过。早年在国外留学时,他为了省钱,自己买菜做饭,硬是从180斤瘦到了130斤,精神得跟小伙似的。可后来事业太忙,赶通告、录节目、开演唱会,吃饭都是凑合,体重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涨。他曾自嘲:“现在这体型,上舞台别人以为我是来当‘背景板’的。”更让人心疼的是,胖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负担:脂肪肝、高血压,连唱歌都受影响——高音上不去,气息跟不上,曾经那个“开口跪”的刘欢,居然开始担心自己的嗓子。
2022年,就是他“跟自己算总账”的一年。手术后的他,几乎谢绝了所有公开活动,连老熟人聚会都很少去。身边的人说,他现在的日常就三件事:吃饭用小碗、每天步数破万、跟着视频学做健康餐。有次朋友去看他,发现客厅里摆了个体重秤,上头贴着张纸:“今日体重较昨日-0.2kg,继续努力!”那认真的劲儿,像个备考的学生。
也许有人会说:“刘欢都这地位了,还这么拼干嘛?”但你只要了解他对音乐的较真,就会明白这人天生就是个“工作狂”。当年录制好汉歌,为了找到那种市井里的江湖气,他跑到河南乡下听老乡唱山调,在泥里土里滚了一个星期;担任中国好声音导师时,学员选的歌他比自己唱还紧张,熬夜改歌词、抠细节,经常熬得眼底通红,却总说“唱歌来不得半点马虎”。这种较真,让他成了乐坛“定海神针”,也让他在快节奏的娱乐圈里,像个“慢郎中”——从不凑热闹,不蹭热点,就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把歌唱好。
2022年他虽然“沉寂”了,但音乐圈的人都知道,他没闲着。有次好友李谷一老师打电话,听到那头传来他兴奋的声音:“谷一老师!我最近研究了个老民谣,旋律绝了,给你听听?”声音里满是孩子般的雀跃,哪像个刚做完手术的“老病号”。后来才知道,那段时间他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,找出年轻时收的磁带、乐谱,一头扎进了故纸堆,说要“把年轻时欠的功课补上”。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2023年都快过半了。偶尔能看到刘欢晒出的生活照:人瘦了一圈,精神头却更好了,还学会了弹吉他,配文是“老来多健忘,唯不忘相思——相思音乐呀”。你看,这人啊,什么时候都改不了对音乐的痴迷。
如今的娱乐圈,流量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但像刘欢这样的“老炮儿”,像他这样敢为了健康“刹车”、为了热爱“沉淀”的人,又有几个?2022年他“消失”的一年,不是退步,而是另一种坚持——坚持好好活着,才能好好唱歌;坚持把浮躁关在门外,才能让音乐走进心里。
下次再听到弯弯的月亮,或许你会想起那个在2022年默默“修炼”的刘欢。毕竟,真正的艺术家,从来不会缺席——他只是在积蓄力量,等你下一次为他鼓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