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,刘欢那首我和你凭什么让全世界掉眼泪?

2008年的北京,夏夜的空气都飘着桂花香,电视机前挤满了人——爷爷握着茶杯,小孩趴在沙发上,连巷口修车的大叔都支着耳朵收听。当那个低沉又温暖的嗓音从鸟巢响起,“我和你,心连心,同住地球村”时,全国忽然安静了。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偏偏是刘欢?为什么是那首简单到像儿歌的歌,却能戳中13亿人的泪点?

这事儿得从2008年的春天说起。为了找奥运会主题曲,导演张艺谋带着团队翻了上百首歌,从激昂的We Are Ready到温情的北京欢迎你,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直到有一天,陈其钢老师带着我和你的demo走进办公室:“咱不做‘更高更快更强’的呐喊,就想写点人心里最软的东西。”歌谱上只有两段主歌,副歌重复三次,连歌词都简单得像个孩子说的悄悄话——“为梦想,千里行”。

为什么选刘欢?很多人不知道,当时的他刚做完腰部手术,医生说至少卧床三个月。可听说要唱奥运主题曲,他愣是扶着墙站了起来:“这事儿跟腰没关系,跟骨头里的中国情绪有关系。”录音那天,录音棚里开着冷气,刘欢却满头是汗。唱到“为梦想,千里行”时,他忽然停下来:“陈老师,这段能不能慢点?我想让每个字都像踩在土里,听着踏实。”后来有人说,那晚他录了整整17遍,嗓子哑得说不出话,却始终盯着歌词本,像怕惊醒了谁的梦。

08年奥运会和刘欢合唱

正式表演那晚,鸟巢的灯光像碎钻洒在天上,刘欢站在台上,黑色中山装熨得笔挺,手微微颤——不是因为紧张,是因为刚做完手术,站久了会疼。当他和莎拉·布莱曼的手在空中轻轻相触时,镜头扫过观众席:一个法国记者抹着眼睛,美国代表团的手在黑暗里互相握着,连体操队的孩子们都忘了鼓掌,只是仰着头发愣。后来有人统计,那晚全球有20亿人收看了开幕式,而我和你的旋律,成了当晚被搜索次数最多的关键词。

这首歌火成了“现象级”,但也惹来了争议:“太简单了,不如北京欢迎你热闹”“刘欢的声音太沉重,不符合奥运的激情”。刘欢在后来的采访里笑着说:“他们不懂,奥运不只是赛场上挥汗如雨,更是全世界人挤在一起看烟花时,心里那点软乎乎的共鸣。”确实,你听我和你会发现,没有高亢的假声,没有炫技的转音,就是最普通的男中音,像家里的长辈讲故事,字字都带着温度。

现在15年过去了,再听这首歌,还是会想起2008年的夏天。想起爷爷眯着眼睛跟着哼,想起同学在教室里偷偷学唱,想起电视机里各国运动员拥抱的画面。为什么一首歌能火这么久?或许就像刘欢说的:“真正的好东西,不吵不闹,就在你心里占个地方,什么时候想起来,都觉得暖和。”

下次当你觉得世界太吵,不妨找来我和你听听。那晚刘欢站在鸟巢的灯光里,唱的哪里是歌,分明是13亿中国人的心跳——慢,却有力;简单,却动人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