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有人问我学习通城话的事儿,那我就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开始琢磨这门“古董”方言的。
一开始就是好奇。总听人说通城话特别难懂,是啥“中国方言的活化石”,保留了好多古时候说话的味儿。有次去通城那边办事,亲耳听见当地人聊天,那家伙,真跟听天书一样,一个字儿都蹦不出来是啥意思。不像听武汉话或者湖北其他地方的,多少还能蒙个大概。这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兴趣,心想这玩意儿这么特别,我得试试看能不能学点儿。
我的实践过程
第一步:硬着头皮听
刚开始,我没啥特别好的方法。就想着,先听呗,磨耳朵。找了些机会,比如在镇上溜达,或者跟认识的通城朋友旁边“偷听”他们讲话。一开始真是云里雾里,那些调调、发音,感觉跟普通话完全是两个体系,甚至跟周边县市的方言也差得远。听着就感觉老掉牙了,特别有年代感。
第二步:找人“拜师”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光听不行,得开口说。但这玩意儿没人教,自己瞎琢磨根本没戏。我就厚着脸皮,找了个相熟的通城本地大哥,请他有空的时候教我几句。一开始真是糗大了,舌头打结,发音奇奇怪怪,经常把大哥逗得哈哈大笑。但他挺耐心,一遍遍纠正我。
- 记发音: 有些音特别难发,普通话里根本没有,只能靠模仿,反复练。
- 记词汇: 好多词跟普通话意思一样,但说法完全不同,只能死记硬背。
- 感受语调: 通城话的声调也挺复杂,感觉高高低低的,得慢慢体会那个感觉。
第三步:大胆开口说
学语言嘛最重要的就是脸皮厚。我就逮着机会就说,哪怕说得磕磕巴巴,错误百出。去小店买东西,跟邻居打招呼,都尽量用刚学的几句通城话试试。一开始人家可能听不懂,或者笑话我,但多说几次,感觉就好多了。而且本地人看你一个外地人努力学他们的话,一般都挺高兴,也更愿意跟你多说几句,多教你一点。
遇到的一些困难
真的很难懂: 这不是客气话,通城话确实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特征,对我这种习惯了普通话的人来说,理解起来障碍很大。
内部差异: 后来发现,好像通城县内部不同地方的口音还有点小区别,有时候跟这个人学的,到另一个人那就稍微有点不一样,也挺让人头疼。
缺乏资料: 想找点系统的学习材料基本找不到,主要还是得靠跟本地人实际交流。
现在的状态
一点小成果: 现在你说我精通通城话,那肯定谈不上。但是,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折腾,基本的日常对话,比如问路、买东西、简单寒暄,我能听懂个七七八八,自己也能蹦几句了。跟那位大哥或者熟悉的街坊邻居用通城话聊几句天,不再是完全鸡同鸭讲的状态了。
感觉挺 虽然过程挺费劲,但现在能稍微听懂、能说一点通城话,感觉跟这个地方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。去买菜的时候,用方言跟老板娘砍砍价,那种感觉还挺有意思的。
学通城话这事儿,对我来说就是个兴趣驱动的实践。它确实难,但过程也挺有乐子。如果你也对这门“活化石”方言感兴趣,我的经验就是:多听,多找本地人请教,最重要的是,别怕丢脸,大胆去说! 就这么简单粗暴,但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