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“更懂你”这事儿,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。我这儿也挺懵的,感觉老是隔着一层,不清楚人家到底想要或者为啥不满意。
最初的瞎猜阶段
刚开始,我们也就是看看报表,瞅瞅数字。哪个卖得哪个没人碰。有时候也搞点问卷,但收回来的东西,感觉用处不大。填的人可能也就应付一下,或者咱们问的问题就没问到点子上。感觉就像隔靴搔痒,费了劲,但效果也就那样。
决定不再纸上谈兵
后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,得换个法子。不能老坐在办公室里瞎琢磨。我就想,得直接去接触,去听听真人咋说的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我就开始找机会跟用我们东西、或者接受我们服务的人聊。不是那种特正式的访谈,就是碰到了、有机会了,就多问几句。
- 比如在店里,看到有人在某个东西前面站半天,就过去搭个话,“看您对这个挺感兴趣?是有啥特别喜欢的点,还是有啥拿不准的?”
- 在线上,看到有用户老是反馈类似的问题,或者提一些建议,就想办法私下联系一下,问问具体是啥情况,为啥会这么想。
就这么着,开始收集一些零零散散的、但特别真实的声音。
从听到“懂”的转变
光听还不够,关键是要琢磨。人家说一句话,背后可能是好几层意思。比如有人说“这个太复杂了”,不能简单地就认为“,要简化”。得再往下挖挖:
- 是哪里复杂?是找不着按钮,还是步骤太多?
- 是他跟谁比觉得复杂?是跟以前用的比,还是跟别人家的比?
- 他期望的“简单”是啥样的?
我就开始学着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。有时候,他们自己也说不清,但通过聊天、观察他们实际操作,就能慢慢拼凑出个大概。这个过程挺费神的,但特别值。
把“懂”落到实处
知道了人家大概的想法和难处,就得动手改。不然“懂”了也白搭。
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,我们开始做一些调整。可能不是啥翻天覆地的大改动,有时候就是:
- 改改说明文字,让人家一看就明白。
- 调整一下按钮的位置,让人家操作更顺手。
- 增加一个小功能,正好解决人家一个不大不小的痛点。
- 优化一下服务流程,让人家少跑一趟腿,或者少等一会。
这些小调整,积累起来效果就出来了。最明显的感觉是,抱怨的声音少了,有时候还能收到几句“这个改得好”的反馈,心里那叫一个舒坦。
持续下去,没有终点
现在回过头看,所谓“更懂你”,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去接近、去倾听、去思考、去改进的过程。人的需求在变,市场也在变,所以这事儿没个头。不能说我今天懂了,明天就不用管了。
就得一直保持这个状态,多跟人接触,多用心琢磨。虽然笨拙,但管用。这比看一堆冷冰冰的数据报告,感觉要靠谱多了。
这就是我这段时间折腾“更懂你”这事儿的一点实践和体会,土办法,但实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