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乐队 正文

女儿船现在还存在吗?探寻这个独特的文化象征和习俗。

说起来这个“女儿船”,还真不是一开始就想弄的。家里那个小丫头,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了,还是看动画片看魔怔了,老是缠着我问,“爸爸,船是什么样子的?” 我这一个大老爷们,平时也就捣鼓点木工活,哪懂那么多船的事儿。

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,就随便画了几个简笔画糊弄她。结果,人家不满意,说要“真的船”。这给我愁的,上哪儿给她弄“真的船”去?总不能真去买个游艇,那不现实。

后来有天,也不知道咋回事,可能是网上瞎看东西的时候,蹦出来个词儿,“女儿船”。我当时就愣了一下,欸?这名字有点意思。就顺手查了查,发现说法还挺多,有说是以前姑娘们摇的那种船,也有说是歌名,还有什么节日的。乱七八糟的,看得我头都大了。

但“女儿船”这三个字,莫名其妙就进心里去了。正好闺女天天念叨船,我这当爹的,手头又有点痒痒,寻思着,干脆!咱自己动手,给她做一个呗!就叫它“女儿船”,管它历史上到底是啥样,咱这就是给女儿做的船。

说干就干。我先把家里堆着的那些木头边角料翻了出来。找了块稍微像样点的,不算太大,孩子拿着也方便。没啥图纸,就凭感觉来。

过程嘛挺折腾的。

先是大概画了个轮廓,用手锯慢慢往下锯。那木头有点硬, 锯得我胳膊都酸了。形状出来个大概,船底嘛就尽量削得平滑一点,不然放不稳。然后就是打磨,这可是个细致活。从粗砂纸换到细砂纸,来来回回地磨,把那些毛刺、棱角都给磨圆润了,生怕扎到孩子的手。 弄得我满身都是木屑沫子。

船身差不多了,就想着得有点“船”的样子?得有个船舱或者甲板啥的。我就又找了些小木片,一点点地粘上去。用的就是普通的木工胶,粘的时候得小心翼翼扶着, 等它干透。有时候角度没对粘歪了,还得撬下来重新弄,烦得很。

最有意思的是做那个帆。我找了块老婆不用的旧白布,剪了个大概的三角形。找了根细竹竿当桅杆,插在船身上预留的小洞里。帆布怎么固定?我就用针线简单缝了几道,能挂在桅杆上就行。咱这也不是专业的,粗糙点就粗糙点, 反正就是个心意。

一步是上色。家里没啥好颜料,就找到几罐孩子玩剩的水彩。我让她自己挑颜色,她选了个粉色涂船身,蓝色涂甲板。虽然有点俗气,但孩子喜欢就 帆布就保持白色,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。

整个过程,断断续续弄了两三天。 主要是等胶水干,等颜料干。有时候孩子也跑过来凑热闹,拿着刷子瞎比划,弄得满手都是颜色。

完工的时候, 那小船放桌子上,确实算不上精致,甚至有点歪歪扭扭的。但是,看着它,心里头还挺得劲儿。闺女看到可高兴坏了,抱着不撒手,立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,虽然第二天可能就忘了。

这就是我做这个“女儿船”的整个过程。没啥技术含量,就是纯手工瞎琢磨。对我来说,这不单单是个木头玩具, 更多的是陪孩子一起动手,回应她那个小小的好奇心。至于历史上“女儿船”到底是什么,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。反正,这就是我给我女儿做的“女儿船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