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琢磨“天空哥”这个事儿,不是说那个游戏角色或者传说啥的,就琢磨那个上天的桂海潮教授,第一个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,还是个载荷专家。这事儿让我挺有感触,也跟我自个儿瞎折腾的一段经历对上了。
我的折腾经历
那段时间,我正好对无人机特别上头。也不是想搞啥大事,就是觉得酷,想自己攒一个,能飞起来拍点东西就行。一开始雄心壮志,觉得不就跟拼积木差不多嘛网上买了套件,什么机架、电机、飞控、图传一大堆。
东西到手就开始装。对着说明书,拧螺丝、接线,物理部分看着还行。但接下来的事儿就让人头大了。什么飞控调试、遥控器对频、PID参数调整… 各种软件界面,各种设置选项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
- 电机不按顺序转
- 遥控器信号时有时无
- 飞控老是校准失败
- 图传画面不是雪花就是卡顿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真是搞不定。查资料,看视频,加群问大佬,感觉自己像个没头苍蝇。试了又试,有时候刚调好一个地方,另一个地方又出问题了。那段时间,天天晚上就在那堆零件和线缆里折腾,挫败感特别强。
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,正好铺天盖地都是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的消息,特别提到了桂海潮教授这位“天空哥”。我突然就琢磨过味儿来了。
你看,这位“天空哥”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开飞机的飞行员,他是搞载荷的,是科学家。他上天不是光去“开飞船”,而是去操作那些复杂的实验设备,去搞科研。这说明说明“上天”这事儿,不光是靠胆量和操作技巧,更核心的是背后的专业知识和技术。
这一下点醒我了。我之前瞎折腾无人机,光想着让它飞起来,光想着那个“酷炫”的结果,但对它为啥能飞、怎么飞得稳、怎么精确控制,这些底层的东西根本没去深究。就像只看到了“天空哥”在天上,却没想他为了上去、为了在上面干活,背后付出了多少学习和研究。
想通了这点,我就不钻牛角尖了。我把目标调整了一下,不再强求马上就飞得多好多牛,而是回过头来,老老实实地去啃那些基础知识。比如飞控的工作原理、PID到底是怎么回事、无线电图传的基本知识等等。
虽然过程慢了不少,但感觉踏实多了。后来我的无人机也确实飞起来了,虽然飞得不咋地,有时候还炸机,但我心里清楚多了,知道问题大概出在哪,知道下一步该学该调整
对我来说,“天空哥”这事儿,最大的启发就是:别光看表面热闹,得沉下心搞懂里头的门道。不管你是真的想上天,还是像我一样,只是在地面上瞎折腾点自己的小玩意儿,这个道理都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