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周秋同这个名字,我一开始挺陌生的。是偶然有一次,在一个挺老的音乐分享帖子里看到的,有人提了一嘴,说他的歌声很有味道。
寻找与初听
那时候正好有点闲,就想着找来听听。现在找东西方便多了,随便搜搜就出来了。点开听了两首,名字现在记不太清了,好像提到了什么“缠绵”之类的感觉。第一耳朵,确实有点不一样,不是现在流行的那种风格,感觉更沉稳,有点韵味在里头。
我就没关掉,让它在旁边放着,自己继续忙手头的事。有时候就停下来仔细听几句,有时候就当个背景音。这个过程挺随意的,没特意去研究什么。
琢磨与感受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听得多了几遍,就开始琢磨了。他那个唱法,感觉不是光靠嗓子喊,里面好像带着点儿情感的控制。有些地方转音特别自然,听着不费劲,但自己要是想跟着哼两句,就发现那个劲儿不好找。
我就试着去模仿。 纯属是自己瞎琢磨着玩儿,也没想学得多像。就感觉他那个声音里头,好像有种“诚”在里面,不是那种华丽的炫技,是实实在在的情感表达。这让我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些老艺术家,不管哪个行当,做到后面,好像都不是比谁技术花哨,而是看谁的东西里头有那个“真”。
- 找那个发声的位置,感觉不是从喉咙硬挤出来的。
- 试着放慢速度,体会那个“缠绵”的感觉是怎么通过气息和轻重音表现的。
- 发现有些地方听着简单,真要唱出来那个味道,还挺难拿捏。
这个过程断断续续搞了几天,也没啥成果,毕竟咱不是专业的。但这个过程挺有意思,就像是解一道谜题,虽然可能解不开,但琢磨的过程本身就有收获。
一点想法
后来我也没再特意去听了,但这个名字和那种感觉就记住了。对我来说,周秋同这个名字代表的,就是那几首偶然听到的歌,和那段自己瞎琢磨模仿的经历。他是不是什么“宗师”我不懂,也没去查过。但通过听他的歌,琢磨那个劲儿,我倒是体会到一点:任何东西,想做得有点味道,背后都得下功夫,得有那份投入和真诚。 这可能就是那次实践,给我留下的最实际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