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那会儿,总觉得爱就得轰轰烈烈,死去活来才算真感情。看电影、看小说,里头不都这么演嘛爱得越深,故事越精彩。那时候自己谈恋爱,也老想搞点惊天动地的事儿,觉得平平淡淡就是不够爱。
结果? 实践下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用力过猛,真的太累了。不仅自己累,对方也觉得压力山大。整天琢磨对方是不是像我爱他/她那么爱我,一点小事就放大,怀疑来怀疑去,搞得两个人关系紧张兮兮的。
有几段关系,就是这么“作”没的。当时还觉得特委屈,明明付出了那么多,爱得那么深,怎么就散了?现在回头想想,就是那份“深爱”把人给压垮了,不管是自己还是对方,都承受不住。
后来我开始琢磨这事儿
我观察身边那些处得长久的朋友、亲戚,发现他们好像都不是那种天天把“爱”挂嘴边,或者搞得特别戏剧化的人。就是很平常地过日子,一起吃饭,一起散步,偶尔拌句嘴,但很快又和好了。感觉他们之间,就是一种“我跟你在一起挺舒服”的状态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我也试着调整自己。不再强求那种心跳加速、没了对方就活不下去的感觉。开始学着去欣赏那种细水长流、温温吞吞的陪伴。怎么说,就是“浅浅地喜欢”。
- 不用每天都腻在一起,给彼此留点空间。
- 不会因为对方没秒回信息就胡思乱想。
- 看到对方的优点,也接受对方的缺点,不强求完美。
- 相处起来轻松自在,不用刻意去扮演什么角色。
你还别说,这么一搞,感觉舒服多了。
跟人交往,不管是朋友还是更近一步的关系,保持一点距离,留一点“浅浅”的余地,反而更持久。不会期望太高,自然就不容易失望。关系稳定,情绪也稳定,这不挺好的嘛
现在觉得,那种“浅浅爱”的状态,是一种更成熟、更现实的处世方式。不是说不投入感情,而是用一种更平和、更持久的方式去投入。就像温水煮青蛙?好像不太对,应该说像小火慢炖,味道慢慢出来,还不容易糊锅。
我现在实践的就是这个。不去追求什么极致的深刻,就享受当下这份刚刚好的喜欢和陪伴。日子嘛安安稳稳、舒舒服服地过,比什么都强。这就是我从实践里摸索出来的体会,挺实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