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,就是那么不经意间,一个念头就冒出来了——“他还在”。不是说这个人又出现在我生活里了,也不是说我还想着过去那些事儿,就是一种感觉,一种……怎么说,一种习惯性的反应,好像身体或者情绪还记着点什么。
就像前几天,我看到一部老电影,里面有个场景,男女主角吵架,那个调调,那个语气,嚯,一下子就把我拽回去了。当时我就愣在那儿了,心里咯噔一下,就冒出那三个字:“他还在”。不是怀念,也不是怨恨,就是单纯地意识到,那段经历留下的印记,比我想象的要深。
这感觉挺别扭的。明明生活往前走了,自己也觉得自己翻篇儿了,可冷不丁地,这“幽灵”就出来晃一下。一开始我挺抗拒的,觉得“怎么还没完没了了?”有点烦躁,甚至有点瞧不起自己这点出息。
我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:
第一步:不跑了,承认它
我发现越是想把它摁下去,它越是冒头。后来我琢磨,跑啥?躲啥?这就是我经历过的一部分。行,我承认,这感觉,这“他还在这儿”的错觉,确实存在。不是他这个人还在,是那段关系、那些模式、那些情绪的惯性还在。承认了,心里反倒松快了一点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第二步:我就看,看它啥时候出来
承认之后,我就开始留心观察了。我不去主动想,但当那种感觉或者情绪冒出来的时候,我就像个旁观者一样,看看是啥情况触发的。是听了某首歌?还是看到了某个相似的场景?或者是自己觉得孤单、压力大的时候?我就这么看着,也不评价,就是记录一下,“,原来是这样”。
第三步:接受,但不认命
看多了就发现,这玩意儿就像个老伤疤,天气不好或者不小心碰到了,还是会有点感觉。那就接受呗。接受它是我历史的一部分,接受它偶尔还会跳出来刷下存在感。但这不等于我就得被它牵着鼻子走。接受是为了更好地放下,不是为了让它继续赖着不走。
第四步:来了就来了,然后该干嘛干嘛
这是最实际的一步。当那个“他还在”的感觉又冒出来,心里不舒服的时候,我就对自己说:“知道了,你又来了。” 就这样,打个招呼。然后?然后就转头去做当下我该做的事,或者想做的事。看书、收拾屋子、找朋友聊天、或者干脆去跑几圈。不是为了逃避,是告诉自己,我的生活重心在现在,在这里。注意力一转移,那感觉自己就慢慢淡了。
第五步:给自己点时间,对自己好点儿
这事儿急不来。不是说今天我决定了,明天这感觉就彻底消失。它像个老朋友,偶尔还会来串个门。我就耐着性子,允许它发生,然后温柔地请它离开。就使劲对自己好点儿。吃好吃的,睡饱觉,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。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了,那些过去的影子自然就没那么多空间了。
承认它的存在,不跟自己较劲。
观察它出现的时机和原因。
接受它是过往的一部分,但不让它主导未来。
转移注意力到当下,做该做的事。
耐心,并好好照顾现在的自己。
现在它还是偶尔会来。但频率低了很多,强度也弱了很多。来了,我能更快地认出它,跟它说声“你好”,然后就让它过去了。不再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,更像是一片偶尔飘过的云。我知道,是我自己把它从“心里头”请到了“身后头”。他确实还在我的经历里,但我,已经往前走了很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