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唠唠这个“三秒钟”的事儿。这不是啥高深理论,就是我自个儿捣鼓东西时实实在在碰到、然后琢磨出来的点经验。
最早,我压根没这概念。做个网页,或者搞个啥小程序,就想着功能得全,内容得放够。吭哧吭哧把东西堆上去,自我感觉良觉得用户肯定能找到他们想要的。
结果?搞了个内部用的小工具,想着能提高点效率。做完往群里一扔,用的人寥寥无几。去问两句,人家要么说“,回头看看”,要么就说“打开有点慢”、“进去不知道点哪个”。当时我就纳闷了,功能我都做全了,该有的都有,咋就没人用?
后来没办法,我就自己试着用。掐着表,从点开链接开始算。好家伙,我自己都觉得别扭。图片老大一张,加载转半天圈,进去了按钮、信息一大堆,第一眼看过去真有点懵,不知道该先干嘛
这时候我才隐约想起,好像在哪听过,说用户耐心有限,开头几秒钟抓不住人,人就跑了。当时没当回事,现在自己做的东西没人用,才开始琢磨这事儿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琢磨明白了,就得动手改
我就对着那个没人用的小工具,开始动手改。怎么改?就死磕这“三秒钟”。
- 第一步,砍! 把那些不是一进来就必须看到的东西,全往后挪,或者藏起来。首页就放最核心、最常用的那个功能入口,其他的做成小按钮或者二级菜单。
- 第二步,压! 主要是图片。以前图方便,啥图都直接上传。现在不行了,用工具把图片使劲压缩,清晰度够用就行,别太大。还有就是一些加载的东西,看看能不能合并一下请求,或者延后加载。反正目标就是,三秒内,基本框架和主要操作按钮必须出来。
- 第三步, 突出重点!把用户最可能点的那个按钮,搞得又大又显眼,颜色也弄亮点。旁边配一句最简单直接的话,告诉他点了能干嘛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。
- 第四步,反复试! 改完不是就完了,得自己反复试,清空缓存试,用手机试,换不同网络试。就看那前三秒,能不能把最重要的东西亮出来,让用户一眼就知道这是该点哪。
就这么来回折腾了几次,效果还真就不一样了。虽然还是那个工具,功能也没变,但界面看着清爽了,打开速度也感觉快了不少(心理作用可能也有)。群里再推一次,用的人明显多了,也没人抱怨说“慢”或者“不知道咋用”了。
从那以后,我不管做网站页面也小程序界面也罢,甚至是写个文档、做个PPT,都先琢磨这“头三秒”。怎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,把最关键的信息、最想让对方知道的点给亮出来。这玩意儿,说起来简单,就是个用户体验的细节,但真挺影响事的。
实践下来就是这样,没啥特别高大上的,就是实打实地去抠细节,站在用户的角度想一想,人家那宝贵的几秒钟,凭啥给你?得拿出点诚意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