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年,总感觉时间不够用,干啥都急吼吼的,想着怎么能快点,再快点。好像慢一秒钟,天就要塌下来一样。吃饭快,走路快,连说话都恨不得一句顶人家三句。
就拿我每天回家开门这事儿来说。以前总是这样:人还没走到门口,钥匙已经掏出来了,一边往前蹭,一边就把钥匙往锁孔里捅。结果?十次有八次是对不准的,要么就是钥匙插一半卡住了,要么就是叮里哐啷掉地上。越急,手越抖,越对不准。好不容易打开门进屋,心里还憋着一股无名火,感觉特别不顺畅。
有一天,又是这样,钥匙掉地上了,我弯腰去捡,叮当一声又撞门框上了。那一刻我真有点恼火,不是对别的,是对自己。我问自己,你到底在急什么?就差这几秒钟吗?晚几秒钟进屋,又能怎么样?
我就在那站着,没立刻去开门。 我先是稳稳当当走到门前,停住了,喘了口气。然后,不慌不忙地,把钥匙插进锁孔,轻轻一拧。咔哒,门开了。整个过程可能也就比平时多了那么一两秒,最多三秒。
但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心里特别平静,没有了那种急躁和挫败感。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,因为我刻意地“多给”了它一秒钟,它就变得顺畅、自然了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从那天起,我就开始琢磨这个“多一秒”的事儿。很多时候,我们遇到的麻烦,或者心里的烦躁,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难,而是因为我们太急了,没给自己留那“多一秒”的余地。
- 比如,回微信、回邮件,是不是可以多花一秒钟检查下错别字,或者想想语气合不合适?
- 比如,跟人说话快要急眼的时候,是不是可以停顿一秒钟,先吸口气再说?
- 比如,端杯热水,是不是可以多稳一秒钟再走,免得洒了烫着?
- 再比如,红绿灯,黄灯亮了,是不是可以多等那一秒钟,而不是抢着冲过去?
我发现,刻意地在一些小事上“多花一秒”,并没有让我损失什么,反而让很多事情变得更顺利,心态也更平和了。这一秒钟,不是浪费,是给自己一个缓冲,一个专注,一个稳定。
现在我还是忙,时间还是觉得不够用。但我开始学着在一些节点上,主动地、有意识地给自己“加一秒”。这感觉挺好的,就像在紧绷的弦上稍微松了一下,没那么容易断了。生活嘛有时候不是比谁快,而是比谁更能稳得住。这“多一秒”的实践,算是我最近挺实在的一个小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