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和实践的一件事儿,我给它起了个名字,叫“尽快爱”。听着可能有点怪,别急,听我慢慢道来。
为啥琢磨这事儿?
起因挺简单的。就是有段时间,感觉自己有点麻木,看啥都提不起劲儿。不光是我,瞅瞅身边不少人,好像也都在一种“凑合”或者“等待”的状态里。等着升职加薪,等着孩子长大,等着退休,等着一个“对的人”出现……好像总觉得,得等一切都准备好了,才能好好去爱,去生活。
我就开始反思,这“等”对吗?日子一天天过,时间可不等人。万一等着等着,热情没了,机会错过了,或者人不在了?那不是亏大了嘛我就冒出了个念头:干嘛要等?现在就得开始“爱”!
一开始的摸索:有点跑偏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刚开始,我对“尽快爱”的理解有点肤浅。以为就是要赶紧找个伴儿,赶紧投入一段感情。试着去接触了些新朋友,但发现心里别扭得很。感觉像是为了完成任务,特别刻意,反而更焦虑了。
那时候我就明白了,“尽快爱”不是指速度,不是让你火急火燎地随便抓个人谈恋爱。 那样太不负责任了,对自己对别人都不
重新定义:我的“尽快爱”实践
后来我静下心来琢磨,这个“爱”字,范围很广。它不光是指男女之情,更是指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,一种感受和付出爱的能力。我的“尽快爱”实践,就变成了下面这些具体的行动:
- 先从爱自己开始: 这不是自私,是基础。我开始有意识地照顾自己的感受。比如,工作再忙,也要挤出点时间干点自己真心喜欢的事,哪怕就是听首歌,或者对着镜子跟自己说声“辛苦了”。不再老是自我批评,学着跟自己和解。
- 留意身边的美 以前走路都低着头想心事,现在我会有意识地抬起头看看。看看天上的云,路边的花草,甚至留心一下陌生人的一个微笑。就是练习去发现和欣赏生活里那些细小的、确实存在的美
- 对家人朋友更主动: 不再等着他们来关心我,或者觉得“都是自己人,不用说那些”。我开始主动打个电话问候,或者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搭把手。说“谢谢”、“爱你”也不再那么难以启齿了。
- 减少抱怨,增加理解: 遇到不顺心的事,以前第一反应是抱怨。现在我试着先停一停,想想能不能换个角度看问题,或者这事儿里有没有我可以学习改进的地方。对别人也一样,少点评判,多点理解。
- 投入地做当下的事: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,都试着更专注。吃饭就好好吃饭,感受食物的味道;跟人聊天就认真听,看着对方的眼睛。把注意力从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焦虑,拉回到此时此刻。
实践中的磕磕绊绊
这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刚开始特别容易忘,或者觉得“搞这些虚的有啥用?”。有时候心情不就又被打回原形,变得消极、封闭。
最大的挑战是坚持。 这不是吃顿饭看场电影那么简单,它需要持续地、有意识地去练习,把它内化成一种习惯。
现在的感受:心里亮堂多了
虽然还在路上,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变化。最直接的感受是,心里好像没那么堵了,看事情的角度也开阔了些。 对待生活,少了很多“不得不”的被动感,多了点“我可以”的主动权。
不是说我一下子就变得多么完美,或者生活就没有烦恼了。烦恼还在,困难也在,但我面对它们的心态不一样了。感觉自己更有韧性,也更能从平凡的日子里咂摸出点甜味儿来。
而且挺有意思的是,当我不再刻意去“等爱”或者“找爱”的时候,我跟周围人的关系反而更融洽了,自己也感觉更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了。
我实践的这个“尽快爱”,就是尽快地启动自己爱生活、爱自己、爱他人的能力。别等万事俱备,就从从手边的小事开始。这可能比等待一个遥远的“完美时刻”要靠谱得多。
这就算是我最近的一点实践记录,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有点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