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说起来《Beyond十八》这首歌啊,我真是从小听到大。虽然我不是个什么资深乐迷,也没啥乐理知识,但它给我的感觉,怎么说呢,就是…很“Beyond”! 那种感觉,很难用语言表达,就像你闻到一种很熟悉的味道,一下就勾起了许多回忆,那种感觉,很微妙,很自在。
我次听这首歌,应该还是小学的时候吧,那时候对Beyond的认识也就是从一些老歌磁带里零星接触到的,什么《真的爱你》、《光辉岁月》,都是些朗朗上口的旋律。 但《十八》给我的感觉不太一样,它不像那些歌那么直接热情,反而有一种…淡淡的忧伤,和一些…说不出来的东西。
十八岁啊,想想那个年纪,青春懵懂,对未来充满憧憬,又带着些许迷茫和不安。 黄贯中大哥的歌词,感觉就写出了那种心境,那种既对未来充满期待,又对现实有些无奈的感觉。 记得歌词里有一句“从不知天高与地厚”,我当时就觉得特别贴切,那时候的自己,也确实挺天真的,好多事情都不懂,也根本没想过会遇到什么困难。
现在回头想想,歌词里描写的那些“困忧”,可能更多的是指对人生方向的迷惘吧。 十八岁,很多事情都处于一个选择点上,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,还是妥协于现实? 是勇敢地去闯,还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? 这些我想每个人在十八岁的时候,都会思考吧。
这首歌的旋律,也挺特别的,不像有些歌那样节奏明快,而是比较舒缓,有点淡淡的忧伤,但又不会让人觉得压抑。 黄贯中大哥的嗓音,也特别适合这首歌,那种略带沧桑的嗓音,把歌曲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。 有时候,我会在晚上一个人静静地听这首歌,听着听着,就好像回到了十八岁,回忆起那时候的点点滴滴。
当然,我个人觉得这首歌厉害的地方,还是它的歌词。 它不是那种简单直接的抒情,而是有很多值得反复咀嚼的地方。 它不只是讲述十八岁的心情,更像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,对未来的展望,以及对现实的无奈。 我觉得这首歌的魅力,就在于它能够引起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共鸣。 十八岁的人,可以从中找到青春的影子;而过了十八岁的人,则可以从中找到对青春的怀念,对人生的感悟。
其实,我发现很多Beyond的歌,都带着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思考,对人生的感悟。 《光辉岁月》是缅怀曼德拉,《海阔天空》是歌颂追求梦想的勇气,而《十八》则是在思考人生的道路。 这或许就是Beyond歌曲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吧,它们不仅仅是歌曲,更像是一部部人生的缩影,让人们在聆听的能够有所感悟,有所思考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了Beyond乐队其他的作品,虽然风格不尽相同,但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。 我个人比较喜欢他们早期一些比较偏摇滚的风格,那种狂野奔放,充满力量的感觉,特别热血。 当然,他们的慢歌也很好听,那种细腻的情感,也很打动人心。
Beyond的音乐,对我来说,不仅仅是音乐,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寄托,一种对青春的回忆,一种对人生的思考。
歌曲 | 感受 | 记忆点 |
---|---|---|
《十八》 | 淡淡的忧伤,青春的迷茫 | 歌词的意境,黄贯中的嗓音 |
《真的爱你》 | 温暖,充满爱 | 动人的旋律,积极向上的主题 |
《光辉岁月》 | 崇敬,敬佩 | 强烈的节奏,充满力量 |
Beyond的音乐陪伴着我走过许多年,从青涩的少年到如今的成年人,他们的歌声始终在我的记忆里回荡。 现在,我也想问问大家,你们喜欢Beyond哪首歌呢?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Beyond的呢? 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吧,一起回忆那些年听Beyond的青春岁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