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唠唠嗑,我这几天闲着没事儿,琢磨了一下周杰伦的《说好不哭》这首歌词,不是研究音乐哈,是想看看能不能用自己的笨办法,把这歌词给“拆解”开来,看看能不能玩出点新花样。
我把歌词完整地抄了一遍,没办法,脑子不好使,不抄下来根本没法下手。
- 没有了联络 后来的生活,我都是听别人说
- 说你怎么了 说你怎么过
- 放不下的人是我
- 人多的时候 就待在角落
- 就怕别人问起我
- 你们怎么了 你低着头
- 护着我连抱怨都没有
- 电话开始躲 从不对我说
- 不习惯一个人生活
- 离开我以后 要我好好过
- 怕打扰想自由的我
- 都这个时候 你还在意着
- 别人是怎么怎么看我的
- 拼命解释着 不是我的错 是你要走
- 眼看着你难过 挽留的话却没有说
- 你会微笑放手 说好不哭让我走
- 电话开始躲 从不对我说
- 不习惯一个人生活
- 离开我以后 要我好好过
- 怕打扰想自由的我
- 都这个时候 你还在意着
- 别人是怎么怎么看我的
- 拼命解释着 不是我的错 是你要走
- 眼看着你难过 挽留的话却没有说
- 你会微笑放手 说好不哭让我走
- 你什么都没有 却还为我的梦加油
- 心疼过了多久
- 过了多久
- 还在找理由等我
抄完之后,我就开始一句一句地琢磨,哪些是写“我”的,哪些是写“你”的,哪些是写“我们”的。然后我就把它们分门别类地给揪了出来。
比如,像“放不下的人是我”,这明显是写“我”自己的心理活动嘛“你低着头,护着我连抱怨都没有”,这肯定是在描写“你”的动作和状态;“你们怎么了”,这是“别人”在问“我们”。
分类之后,我就把这些句子按照“我”、“你”、“我们/别人”这三个类别给列了出来,然后尝试着把它们重新组合一下。看看能不能用不同的顺序,或者不同的视角,重新讲一遍这个故事。
举个例子,我可以先从“你”的角度入手,把所有描写“你”的句子串联起来,然后穿插一些“我”的感受,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“你”眼中的故事?
重组的时候,我发现有些句子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改动,让它更符合新的语境。比如,把“离开我以后,要我好好过”改成“离开你以后,你要好好过”,虽然只改了一个字,但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
我就得到了几个不同版本的“说好不哭”。虽然还是那首歌词,但是因为视角和顺序变了,所以听起来感觉也挺新鲜的。我这只是瞎玩,肯定没法跟原版比,但是我觉得这种“拆解-分类-重组”的思路,还是挺有意思的,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到其他地方。
这回的实践就是这样,挺简单的,也没啥技术含量,就是图个乐呵。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其他的“实践记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