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“刘欢‘消失’的这些年,我们究竟错过了什么?”

2022年的某个深夜,音乐综艺的弹幕里突然跳出一句“想刘欢了”。这条评论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,瞬间激起千层浪——是啊,那个唱着好汉歌能掀翻屋顶,戴着黑框眼镜、挺着“啤酒肚”却比谁都认真的刘欢,去哪儿了?

他不是“消失”,只是换了个“战场”

提到刘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殿堂级歌手”,是1990年亚运会开幕式上用今宵情浓点亮亚洲的国民大叔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2022年,他其实没闲着:春节档的电影狙击手里,那首悠扬苍凉的天地孤影任我行是他作曲并献声;综艺声生不息里,他坐在导师席上,听杨千嬅唱海阔天空时红着眼眶说“你们太年轻,不知道这首歌对广东人意味着什么”;就连短视频平台,偶尔也会冒出他给年轻歌手做指导的片段——只是从大众视线里“淡出”的他,似乎总被贴上“隐退”的标签。

刘欢还在吗2022

可他真的“消失”了吗?不如说,他用另一种方式在“在场”。2019年因肥胖诱发健康问题,他做了减重手术,从220斤瘦到150斤,连医生都说“这是用命换来的清醒”。术后他很少参加商业活动,反而把更多时间泡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上,带着学生们排练歌剧魅影选段;他在大学里教流行音乐演唱,总对学生说“别想着一夜爆红,先把音阶练清楚”;甚至他开着玩笑说“现在出门遛弯,小区大爷都管我叫‘瘦子刘’”。你看,他还是那个刘欢——只不过舞台从聚光灯下,挪到了音乐本身、年轻人需要的地方。

我们为什么会“忘记”刘欢?

说到底,不是我们忘了他,是这个娱乐圈的节奏太快了。2022年的热搜上,每天都有新鲜事:顶流塌房、网红翻红、新歌上线24小时就破纪录……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又退去,谁还能静下心来听一首歌要打磨半年?

但刘欢偏不玩这个游戏。他上一张个人专辑还是2013年的竹林深处,里面一首从前慢唱了9年,直到2022年还有人翻唱。有年轻歌手问他“怎么不趁热打铁多出专辑”,他摆摆手:“唱歌不是灌水,得有‘存货’。就像熬汤,火到了,味自然就浓了。”这种“慢”,在“流量为王”的娱乐圈里,反而成了“异类”。

可你仔细想想,我们真正记住的,是不是都是这样的“异类”?就像90年代的好汉歌,3天就火遍大江南北,却用了刘欢半年时间走遍黄河流域采风;就像弯弯的月亮,明明是首情歌,却被唱成了时代的乡愁。他的歌里没有华丽的炫技,却藏着最朴素的真心——这种真心,在浮躁的当下,反而成了“奢侈品”。

刘欢教会我们的事,比作品更珍贵

2022年底,刘欢在一次采访里说:“人这一辈子,能干好一件事就足够了。”他干的事,是音乐。从北京人在纽约的千万里到甄嬛传的凤凰于飞,他的歌成了几代人的背景音;从好汉歌的豪迈到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悲壮,他的声音里有中国人的骨气。

但比作品更珍贵的,是他身上那股“轴”。当年录制好汉歌,为了找到最地道的河南方言唱法,他跑到开封乡下跟着老艺人学了半个月;做歌剧魅影中文版,每个音节的咬字都抠到凌晨,连导演都说“刘老师眼里揉不得沙子”。这种“轴”,在现在看来,简直是“不合时宜”——可正是这份不合时宜,让音乐有了重量。

如今,60岁的刘欢依然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练琴的片段,会为学生的小进步而欣喜,会偶尔自嘲“年纪大了,记性变差了,但记谱的本事还没丢”。他就像一棵老槐树,不争不抢,却把根深深扎进土壤里,默默为音乐这片土地遮风挡雨。

所以,刘欢还在吗?他当然在——在那些需要音乐真谛的舞台上,在那些渴望成长的年轻人心里,在我们记忆里那些滚烫的旋律里。只是这个曾经站在舞台中央的男人,如今找到了更舒服的位置:不必被聚光灯追逐,只做音乐本身的光。

或许我们该问自己的是:当娱乐圈的速度越来越快,我们是否还记得,为什么要为一首歌停留?而刘欢,早就用他的答案给出了回应:因为慢,才见真心;因为真,才抵岁月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