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十年后回看,刘欢2013跨年演唱会凭什么成了“零流量”的神仙现场?

2013年的跨年夜,北京零下三度,工体外的广场上挤着裹着羽绒服的人,手里攥着荧光棒等零点的烟花。屋里头,湖南卫视的跨年演唱会正进行到高潮,台上的刘欢穿着一身黑色中式立领盘扣衫,手里拿着麦克风,眼睛轻轻闭着,唱从头再来——“心若在梦就在,天地之间还有真爱”。唱到“真爱”两个字时,他顿了一下,嗓音里带着点沙哑,却像把锤子,一下一下砸在观众心上。

那一年,娱乐圈早就被“流量”二字裹挟着往前跑。卫视跨年拼的是鲜肉卡司、舞美炸场,谁请到的当红明星多,谁的收视率就高。刘欢那会儿45岁,早过了“顶流”的年纪,甚至算不上当时娱乐圈的“话题人物”。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“零流量”的歌手,硬是把一场跨年演唱会,唱成了十年后还有人反复提起的“封神现场”。
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2013年的刘欢,能在“流量为王”的年代,用一首歌让全场大合唱,让无数观众在电视机前红了眼眶?

刘欢跨年演唱会2013

没有“炸场”舞美,他只用钢琴和嗓子,把舞台变成了“客厅”

2013年的跨年舞台,现在的回看镜头能清楚看到:布景很简洁,背后是几块简单的LED屏,映着暖黄色的灯光,中间摆着一架三角钢琴。刘欢就是这么“素”地走上台,甚至没伴舞,没和声,只有一个钢琴师给他伴奏。

唱从头再来之前,他没说太多客套话,只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:“这首歌,送给所有正在努力的人。”然后音乐一起,他的声音就跟着流了出来。那嗓子是出了名的“厚”,像陈年的酒,越品越有劲。高音的地方不刻意拔,却像山一样稳,低音时又带着点气声,像在耳边讲故事。最绝的是他的转音,不飙技巧,却每个字都落在情绪上——“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”,唱得再洒脱,也藏不住字里行间的坚韧。

台下坐着的,有当红的偶像明星,也有普通观众。后来有人说,那天晚上,不管是谁,听到刘欢唱歌,都不自觉地安静下来,跟着他的节奏轻轻和。没有尖叫,没有荧光棒的海洋,只有一片跟着旋律起伏的声浪——这才是真正的“大合唱”啊。

经典都“老”了?他给老歌注入了新的灵魂

刘欢那晚不止唱了从头再来,还唱了弯弯的月亮千万次的问。这几首歌,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“神曲”,当年火遍大江南北,可到了2013年,早被很多年轻人觉得“过时”了。

但刘欢偏不信这个邪。唱弯弯的月亮时,他把编曲改成了更轻快的民谣风,加了点口琴的音色,原本缠绵的歌词,一下子有了江南水乡的温柔。唱到“夜色之下的月亮,弯弯”时,他还笑着跟观众互动:“大家跟着一起唱啊,别害羞!”台下的年轻观众一开始有点拘谨,可听到后面,都跟着哼了起来,连坐在前排的偶像明星都忍不住用手机录视频。

最让人意外的是千万次的问。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火的时候,这首歌的摇滚版让多少人热血沸腾。可刘欢那天,却改成了钢琴慢版。前奏一起,钢琴的黑白键像在讲一个故事,他开口唱“千万次地问,你到底在哪儿”,声音里没了当年的躁动,多了点岁月沉淀的温柔。唱到高潮处,他突然把音量提上去,像积蓄了很久的情绪终于爆发,又很快收住,留下一片长长的余韵。

后来有乐评人说:“刘欢最厉害的,不是唱高音,而是他能让你在一首歌里,听出不同的人生阶段。老歌到他手里,不会老,只是换了种方式,继续跟你讲故事。”

不拼卡司拼态度:他的“较真”,是对音乐的尊重

2013年的跨年演唱会,请的明星一个比一个“能打”:有当时最火的偶像组合,有国民度高的喜剧演员,还有国际巨星。可刘欢的出场时间,只有短短15分钟。按现在的话说,这“性价比”也太低了。

可刘欢不在乎。那段时间,他刚做完腰部的手术,医生让他多休息,别久坐。可为了这场演出,他提前一个月开始练歌,每天在声乐房泡四五个小时,连钢琴师都说:“刘老师对每个音符的要求,比我们还要严格。”

从头再来的编曲,他改了三次。第一次觉得钢琴声太重,压住了人声;第二次加了弦乐,又觉得太“煽情”;直到第三次,才找到钢琴和弦乐的平衡点。舞台走位他也反复琢磨:站在哪儿唱歌最有感染力?什么时候该向前走两步,和观众互动?甚至LED屏的颜色,他都要求调成“暖黄色”,说“冷光显得太疏离,我得让观众觉得,我是在自家客厅唱歌”。

演出前一天,彩排到凌晨一点,刘欢还拉着导演说:“那个‘从头再来’的高音,再给我留两拍,让观众有点缓冲时间。”旁边的年轻工作人员偷偷嘀咕:“不就一首歌嘛,至于这么较真吗?”可刘欢听到了,只是笑笑说:“音乐这东西,差一点,观众就能听出来。”

十年后再听,我们怀念的究竟是刘欢,还是那个“真诚”的年代

现在的娱乐圈,早不是2013年的样子了。跨年演唱会拼的是VR技术、AR特效,明星的出场费按分钟算,流量明星的微博转发量能抵上一个GDP。可再回头看看2013年的刘欢,没特效,没伴舞,没炒作,却用实力让全场记住了一个名字。

有人说,刘欢的“封神”,是因为他嗓子好。可嗓子好的人多了,为什么只有他成了“传奇”?我想,是因为他骨子里的那种“真诚”——对音乐的真诚,对观众的真诚,对自己的真诚。他不讨好流量,不迎合市场,只认一个理:把歌唱好,就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。

十年后,我们打开视频网站,还能找到2013年跨年演唱会的录像。镜头里的刘欢,头发已经开始花白,可站在台上唱歌的样子,比谁都年轻。唱到弯弯的月亮时,他抬起头,眼睛里的光,比舞台上的灯还亮。

那一刻突然明白,为什么十年后我们还在提这场演唱会。因为我们怀念的,不只是一个唱歌的刘欢,更是一个愿意为“内容”较真,愿意用真诚打动人的年代啊。

如今的刘欢,已经很少公开演出了。可只要他一开口,我们依然能想起2013年的那个跨年夜,想起他用一首从头再来,告诉所有人:这世上最动人的,从来不是浮华的表象,而是沉下心来,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热爱。

这,或许才是刘欢留给娱乐圈,最珍贵的东西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