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为何说“谭咏麟的歌能听一辈子”?这段乐坛对话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真话?

在华语乐坛,有人是“殿堂级歌者”,有人是“行走的唱片机”,但能让内娱公认的“音乐教父”刘欢公开竖起大拇指说“能听一辈子”的,恐怕只有谭咏麟。

刘欢评价谭咏麟

你有没有想过,刘欢这种以“学院派”著称,玩转古典、摇滚、民谣的音乐全才,怎么会给“谭校长”这样的粤语流行乐天王如此高的评价?这背后,藏着两位音乐人跨越圈层的惺惺相惜,更藏着华语乐坛最朴素的真理——好的音乐,从来无关风格,只关真心。

第一次见面:顶流和“幕后大佬”的“错位交集”

刘欢评价谭咏麟

提到刘欢和谭咏麟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两条平行线”:一位是内地乐坛的“定海神针”,嗓音浑厚如大提琴,从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到好汉歌,身上带着知识分子的严谨和通透;一位是香港乐坛的“不朽传奇”,从爱你唱到讲不出再见,舞台上的他永远意气风发,领结一系就是半个世纪的青春。

他们的第一次“正式交集”,很多人以为是在春晚舞台,或者某个大型颁奖典礼,其实早早在90年代的幕后就暗生默契。刘欢曾在采访里提过:“90年代初去香港开演唱会,后台遇到谭校长,他穿着印花衬衫,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,完全没架子。”更让刘欢意外的是,这位“顶流天王”居然对他刚出的弯弯的月亮如数家珍:“你这首歌的旋律,我孩子天天在家里哼,说比他的动画片还上头。”

你说,当你忙到脚不沾地的时候,突然有人对你说“我认真听过你的每首歌”,这种感觉是不是比任何奖项都暖心?谭咏麟就是这样的人——不管多火,永远把音乐和听众放在第一位。刘欢后来评价他:“他不是在‘唱’歌,是在‘聊’歌,用声音和你唠嗑,唠着唠着,就把心里的话都掏给你了。”

刘欢的“真心话”:为什么是谭咏麟能“听一辈子”?

“能听一辈子”,这五个字不是轻飘飘的夸奖。刘欢是出了名的“毒舌”,他曾直言“有些歌手唱功不错,但歌像风,听过就忘”,可对谭咏麟,他甚至能细数出对方歌里的“小心思”。

“你听爱在深秋的前奏,只有30秒,但钢琴一起,你就能想起秋天落叶的触感——这不是技巧,是‘氛围感’。”刘欢在一次音乐节目里分析,“谭咏麟的歌,从来不是靠飙高音炫技,他把每个字都揉碎了,像跟你说话。比如讲不出再见,‘是对是错也好不必说了’,他唱这句时,气口是断的,像哽咽,又像释然,这种‘未完成感’,比任何强音都戳心。”

更让刘欢佩服的,是谭咏麟对音乐的“较真”。2010年,谭咏麟开“左麟右李”巡演,刘欢去现场看了,回来后感叹:“七十多岁的人了,上台前还在练和声,三个伴舞跳错一个动作,他能让人家重排十遍。你说图什么?还不是怕歌迷觉得‘谭校长老了,唱不如从前了’。”

这种“不服输”的劲儿,刘欢太懂了。他自己也曾因过度劳累失声,却硬是调整了半年重新登台。“真正的音乐人,不怕老,怕的是被时代抛弃。谭校长用40年告诉我们:只要你还肯为音乐较真,听众就永远愿意听你唱。”

最动人的不是“传奇”,是把每个听众当“朋友”

刘欢说:“我见过太多歌手,把歌迷当‘粉丝’,谭咏麟把歌迷当‘朋友’。”他举了个例子:“有次在香港街头,一个保洁阿姨突然跑过来跟谭咏麟说‘校长,我女儿结婚,你能不能唱首一生中最爱?’他二话没说,掏出手机录了个片段,还说‘阿姨你记着,婚礼那天我一定准时打电话过去唱给她听’。”

这种“烟火气”,让刘欢觉得特别珍贵。“现在有些歌手,离观众太远了,唱的歌像隔着玻璃。谭咏麟的歌,你能闻到街边糖炒栗子的香,能听到电车驶过的铃声,能摸到女朋友送的手套的温度——他的歌里有‘人间’,而人间气,才是最能活下去的东西。”

所以啊,刘欢那句“能听一辈子”,哪里是在夸谭咏麟的歌写得多好?他是在夸一个音乐人,用一辈子守住了对音乐的真心,守住了和听众的约定。就像卡拉永远OK里唱的,“问句究竟为了谁,答案在心里”,刘欢懂,谭咏麟的答案,永远在歌里,在听众的耳朵里,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。

说到底,乐坛传奇不在于你拿过多少奖,唱过多少首热门歌,而在于多年以后,当某天你翻出旧磁带,听到那句“漫漫路上踏 tern步”,依然能想起当年和你一起听歌的人,想起那份简单的热爱。刘欢和谭咏麟,用他们的音乐告诉我们:真正的好歌,从来不会被时间遗忘,它会像老朋友一样,在某个黄昏,轻轻拍拍你的肩膀说:“嘿,我还在呢。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