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曾直言“林俊杰是华语乐坛的宝”,他究竟看到林俊杰哪里“不一样”?

华语乐坛就像一片深邃的森林,前辈是扎根深远的古树,后辈是不断向上的新枝。当63岁的刘欢和42岁的林俊杰这两个看似隔着“代沟”的名字被放在一起时,很多人会好奇:一个以“中国好声音”导师身份被年轻人熟知,一个以“行走的CD”称霸演唱会市场的前辈与新生代,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
但事实上,刘欢对林俊杰的欣赏,远不止“导师对学员”的点评那么简单。早在多年前的一次音乐座谈会上,有人问刘欢:“华语乐坛现在还有哪些让你惊喜的歌手?”他几乎没有犹豫,脱口而出:“林俊杰啊,那孩子真是老天赏饭吃。”

这句话轻描淡写,却分量十足——刘欢是什么人?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,拿奖拿到手软的唱作人,华语乐坛公认的“活化石”,他的耳朵里揉不得半点沙子。他为什么会这样评价一个“ younger generation”的歌手?

刘欢评价林俊杰

答案藏在林俊杰的“能力圈”里,更藏在刘欢对“好音乐”的执念里。

一、创作:不只是“旋律好听”,是“活着的音乐基因”

刘欢曾在采访里提过一个细节:“有天我随便按了个和弦,林俊杰路过,眼睛一亮说‘这个和弦可以写个很特别的动机’。”他说这话时,语气里像是在说一个“玩泥巴的小孩突然搭出了精巧的城堡”——既意外,又带着藏不住的欣赏。

在很多人眼里,林俊杰是“情歌王子”,是江南的柔,不为谁而作的歌的燃。但在刘欢看来,林俊杰最难得的,是那种“把流行音乐玩出学术感,却又让普通人觉得好听”的能力。“他写歌从来不是‘堆砌和弦’,你知道什么叫‘动机发展’吗?很多专业写作者都得学半年的东西,他像呼吸一样自然。”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学不会的副歌,有段时间音乐圈很多人讨论“为什么这个旋律听了就忘不掉”。刘欢解释过:“你看他那个旋律线,不是简单的‘do mi sol’,而是藏着‘下属调转属调’的 trick,听起来流畅,其实结构很复杂。但他能把这种复杂,包装得像在喝杯温水一样舒服。”

这恰恰戳中了刘欢的“音乐洁癖”——他用“活的音乐基因”来形容林俊杰的创作。“不是照着公式写的歌,是他心里有东西,非得这么写不可。你看他给其他歌手写的歌,和张惠妹的记得,和王心凌的当你,风格完全不同,但都有‘林俊杰式’的真诚,这就是他血里的东西。”

二、唱功:不止“高音稳”,是“用声音演戏”

说到林俊杰的唱功,“live无修”“铁肺”是绕不开的标签。但刘欢从不谈这些“技术参数”,他更在意的是“故事感”。

“我记得他唱修炼爱情,现场开头那几句,几乎是气声,像在你耳边说话。等副歌起来,你突然发现,那种心痛感是跟着他声音的张力一起炸开的——这不是唱歌,是演戏。”刘欢说,林俊杰的唱功最厉害的地方,是“技术服务于情感”,而不是为了炫技。

有次综艺节目后台,林俊杰感冒了,还在反复练习一个转音。刘欢看见了,递了杯热水说:“嗓子是肉做的,不是机器。但你要是真觉得这个音非唱不可,就慢慢来。”后来那场直播,林俊杰依旧完美完成了,但刘欢在采访里说:“我不是佩服他嗓子多好,我是佩服他对‘情绪’的坚持。一个好歌手,得让观众相信,你唱的每个字都是你自己经历过的事。”

这和他自己一贯的理念不谋而合——刘欢年轻时唱千万次的问,从不刻意飙高音,而是把那种“追问”的执念,揉进每个字里。林俊杰的伟大的渺小,从低吟到呐喊,走的也是这条路:用声音塑造角色,让观众走进他的“音乐电影”。

三、态度:“不争不抢,但音乐里全是‘较真’”

娱乐圈从不缺“流量明星”,但林俊杰一直像个“音乐界的隐士”。刘欢很欣赏这种“不端的劲儿”。

“有次颁奖礼后台,一堆人围着林俊杰拍照、签名,他却蹲在角落里,帮助手整理乐谱。后来我才知道,那是他下一首歌的编曲初稿。”刘欢说,林俊杰身上有种“孩子气的执着”——他对舞台要求苛刻,甚至会为了一个鼓点不重来三遍;但对名利却很淡然,“你很少听他炒作,也不见他参加那些无聊的综艺,他所有的时间,好像都‘长’在了录音室里。”

这种“较真”,刘欢太熟悉了。他自己当年录少年壮志不言愁,为了唱出军人出征前的压抑,在录音室泡了整整三天。林俊杰的新地球专辑,据说光是编曲就改了十几个月,“他说想做出‘未来感’,又不能太空,所以每个音色都要试几十种。这种态度,不是‘敬业’两个字能概括的,是对音乐的本能热爱。”

四、跨越年龄的“音乐共鸣”:前辈的肯定,不是“抬举”,是“共鸣”

很多人说“刘欢是林俊杰的伯乐”,但刘欢摆摆手:“伯乐?我们只是刚好都相信一件事:好音乐,永远值得被磨得发亮。”

林俊杰在节目里提过,小时候听刘欢的弯弯的月亮,就觉得“原来歌声里可以装着整个故乡”。这种“师承”不是刻意的,而是音乐的代代传递。当林俊杰用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唱出爱情里的偏执,刘欢听出了自己当年好汉歌里的豪情与孤独;当林俊杰用将故事写成我们唱出时光的温柔,刘欢看到了华语情歌的另一种可能——不煽情,却足够动人。

所以当刘欢说“林俊杰是华语乐坛的宝”时,这不是一句随口的夸奖。这是一个在音乐路上走了半辈子的前辈,对一个后辈的“盖章认证”:他看到了林俊杰对音乐的纯粹,听到了他旋律里的匠心,更感受到了他血液里的热爱。

或许,真正的好音乐,就是这样。它不分年龄,不分流派,只管在每个听者的心里,种下一颗会发芽的种子。当刘欢和林俊杰的名字放在一起时,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歌手的相遇,而是华语乐坛最珍贵的“传承”:前辈托举着后辈,后辈照亮着未来。而这种传承,才是这片“森林”里,最动人的风景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