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当"刘欢"站在刘欢面前,他会如何评价那些模仿他的人?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条唱歌视频,画面里的人留着标志性的微卷长发,穿着宽松的棉麻衬衫,开口就是那股标志性的浑厚低音——"你看见天上飘着朵片云吗?"一瞬间你心跳加速,差点喊出"刘欢来了!"直到镜头拉近,看到对方眉眼间与刘欢的五分相似,你才反应过来:哦,这是模仿者。

刘欢评价刘欢模仿者

说起来,刘欢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太特殊了。从少年壮志不言愁的一嗓成名,到好汉歌的荡气回肠,再到弯弯的月亮的温柔绵长,他的声音就像老北京的二锅头,醇厚、浓烈,自带岁月的沉淀感。这些年,模仿他的人层出不穷,有的学他的舞台动作,有的学他说话的节奏,有的甚至刻意模仿他标志性的"啤酒肚"造型。可你有没有想过:如果刘欢自己看到这些"翻版",他会说什么?

要弄明白这个问题,得先聊聊刘欢对"艺术模仿"的真实态度。早年在中国好声音当导师时,有学员唱他的歌,他总是笑着摆手:"你可千万别学我,我唱歌那点毛病,你都学去就糟蹋了。"后来有次采访被问"如何看待模仿者",他眉头都没皱一下:"模仿是艺术的起点,但绝不是终点。小孩学走路总得先扶着墙,可总不能扶一辈子吧?"

刘欢评价刘欢模仿者

这话听着温和,其实藏着股"艺术家"的执拗。刘欢的嗓子,是天生的低音炮,但更是"磨"出来的。据说他年轻时为了练声音,每天天不亮就去天坛公园喊嗓,冬天呼出的气在眼前成白雾,夏天衬衫湿透了又晒出盐花。他总说:"好声音不是靠吼出来的,是靠脑子里想明白要唱什么。"所以在他眼里,那些只学他"声音形似"的模仿者,就像只学了书法的"横撇竖捺",却没读懂字里行间的"精气神"。

不过,也不是所有模仿者他都"看不起"。去年有个短视频博主,模仿他在好汉歌里的即兴发挥——抬手、闭眼、身体微微前倾,连唱到"大河向东流"时的颤音都学得惟妙惟肖。刘欢无意中刷到这段,居然破天荒点赞转发,配文写得妙:"这小子不光学我唱,还学我咋'不唱'——看我现场表演都知道,我总在词儿该有的地方留点白,让他学到了。"

刘欢评价刘欢模仿者

你看,刘欢要的从来不是"复制粘贴"。他欣赏的模仿,是带着自己理解去"致敬"。就像他当年唱弯弯的月亮,没按原版的民谣路子来,加了点爵士的即兴转音,原作者捞着都说"比我唱得还勾人"。他总跟年轻歌手说:"你要唱我的歌,得先问我'这首歌我想表达啥',而不是问我'哪个字该换气'。"

说到底,模仿者为啥总盯着刘欢?还不是因为他的歌里有故事,有岁月,有人间烟火气。千万次的问唱的是北京胡同里的青春,从头再来喊的是普通人的不甘。这些歌不用刻意煽情,光靠那股子"刘欢式的真诚"就能让人心头一颤。所以模仿者想学他,光靠模仿声音和动作,就像想靠模仿画家笔触成为大师,缺了最重要的"魂"——对生活的理解,对情感的真诚。

前阵子有个模仿者上综艺,唱好汉歌时哭了,说自己下岗多年,这首歌陪他熬过了最难的日子。刘欢在台下看着,眼眶也红了。节目结束他专门找这模仿者聊天,说了句掏心窝的话:"兄弟,你不用像刘欢,你像你自己就行了——因为你唱这首歌时的眼泪,比任何模仿都像'刘欢'。"

这话或许就是答案:刘欢不怕被模仿,甚至欣赏带着真诚的致敬。但他更希望,每个热爱音乐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"声音"。毕竟这个世界上,只有一个刘欢,能唱出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意气风发,也只有一个你,能唱出属于自己生命的歌。

所以下次再看到刘欢的模仿者,不妨多给点耐心——他们或许在模仿的路上摸索,但只要心里装着对音乐的热爱,总有一天,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"大河向东流"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