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的厚重感遇上苏有朋的少年气,相隔30年的图片里,藏着多少人的青春DNA?

翻手机相册时突然刷到一张老照片:刘欢老师眯着眼笑着,手里攥着歌词本,藏青西装的袖口磨出了点毛边;旁边是苏有朋,白衬衫扣子系到最上面一颗,眼神亮得像浸了水的星星,手里还攥着还珠格格的剧本。就这么两张不相干的图片,硬是在脑海里拼出了一条30年的时光长廊——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,我们看他们的图片,不再是“乐坛大咖”或“五阿哥”的标签,而是能准确说出“这张是2008年奥运会他唱我和你时,领子没扣好的那天”?

刘欢的图片:每一帧都是“不用开口的胜负”

说真的,提起刘欢,很多人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可能是“北京奥运开幕式那个穿红衣的大高个子”,或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霸气。但你翻他的图片,会发现最戳人的从来不是这些“高光时刻”,而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“人味儿”。

刘欢苏有朋图片大全

比如1990年亚运会闭幕式上的图片:他站在偌大的舞台上,背有点驼,手插在裤兜里,对着镜头笑的时候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,活像个刚考了满分的小孩。那时候的流行音乐还在港台风里打转,他却揣着亚洲雄风的旋律,硬是把“中国风”唱进了千万人的心里。再翻2008年的奥运图片,他和莎拉·布莱曼合唱我和你,西装革履却揣着双没擦干净的鞋底,低头看谱时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,哪有“音乐大师”的架子,就是个怕记错词的“老实人”。

最有意思的是他近年参加综艺的图片。别人上综艺都想着“立人设”,他倒好,穿着大花裤衂坐在沙发上,手里举着冰镇西瓜,被年轻艺人“怼”了也不生气,反倒眯着眼笑:“你们年轻人啊,就是没我当年熬夜写歌的头发多。”图片里的他,肚子比鼓还圆,眼神却还是当年唱弯弯的月亮时的清澈——原来真正的“王者”,根本不用靠包装,光是站在那里,就把“专业”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。

苏有朋的图片:从“小白脸”到“老戏骨”,每一步都踩在青春里

如果说刘欢的图片像坛老酒,越品越有味道;那苏有朋的图片,就像一口冰镇汽水,喝第一口是甜,后劲全是成长的滋味。

1998年的还珠格格剧照必须提:他演五阿哥,永远是一身白衫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生起气来眉头挑一下,全国少女的心都能跟着颤三颤。那时候的图片里,他总是站在角落里,要么偷偷看小燕子(赵薇)笑,要么被皇上(张铁林)训话时把头埋得低低的,像个没长大的孩子。可谁又能想到,这个被喊了20年“乖乖虎”的男孩,转身就能在风声里演阴鸷的“白小年”——图片里的他,剃着光头,眼窝深陷,对着镜头笑时,嘴角明明在上扬,眼神里却全是“我不说,但你们都知道我的苦”。

再到后来他当导演,左耳的海报上的图片,他蹲在片场,手里捏着剧本,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,盯着监视器的眼神,像第一次看到儿子出生的父亲般专注。有人说“苏有朋变了”,可翻遍他这些年的图片,会发现“变”的从来不是性格,而是眼神里多了一份“我做到了”的笃定——从偶像剧小生到拿奖导演,他的图片里,藏着一部“逆袭者”的纪录片。

为什么我们总爱翻他们的图片?

其实仔细想想,刘欢和苏有朋,根本不算“一路人”。一个扎根乐坛40年,嗓子粗得能唱天下无贼,也能温柔唱弯弯的月亮;一个从偶像团出道,在歌坛红极一时,转头就在影视圈杀出一片天。可偏偏他们的图片,总能让我们在这些年里,找到自己的影子。

小时候听刘欢唱少年壮志不言愁,以为“英雄”就该是那样,站在高台上,声音能震碎玻璃;长大后再看他的图片,才发现“英雄”也会在后台啃冷馒头,会因为唱错一句词懊恼一晚上。小时候追还珠格格,以为“完美爱情”就该是五阿哥和小燕子那样,你追我赶笑哈哈;长大后才看苏有朋的图片,原来“成长”就是在镜头前一次次褪去青涩,把自己揉碎了再重新拼起来。

说到底,我们爱看的从来不是“图片大全”,而是图片里藏着的“时光”——那是在刘欢被汗水浸透的衬衫上,看到坚持的样子;在苏有朋熬夜熬红的眼里,看到奋斗的样子。那些被定格的瞬间,早就不属于他们自己了,而是变成了我们青春里的“坐标”,提醒我们:原来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光环背后,和我们一样,都只是个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的普通人啊。

所以下次再刷到他们的图片,不妨多停两秒。别只看“这人是谁”,想想“这张图让我想起了什么”——或许,这才是图片最好的意义:它从不说话,却把我们都活过的日子,都偷偷藏进去了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