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的“面子”到底是啥?娱乐圈里真正“端着”的,怎么可能是他?

提起刘欢,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词或许是“大师”——两届格莱美评委、内地流行音乐开路人之一,唱好汉歌能吼出江湖气,唱弯弯的月亮能揉出水乡情,连英国女王来华都得听他唱一曲千万次的问。可要说“面子”,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。娱乐圈里最不缺的就是爱“端着”的角儿,有人靠人设撑场面,有人靠排场显身份,可刘欢的“面子”,好像从来都不是靠“演”出来的。

刘欢的面子的

你见过哪个巨星,在舞台上光芒万丈,私下里却能和学生挤在一起吃面条?有次中国好声音录到深夜,收工时助理问刘欢想吃啥,他指了指剧组后门的小摊:“来碗刀削面,多加醋。”旁边的学员都愣了:“刘老师,咱们去酒店吧?”他摆摆手:“酒店有啥意思?这家的面,汤头浓,嚼着香。”后来那学员发微博:“以为刘欢老师是‘殿堂级’的‘架子’,结果蹲路边吃面,比我们还香。”

这事儿听着小,可放在娱乐圈里,透着一股子“反常识”。多少明星出门跟“搬家”似的,助理保镖一大堆,生怕掉价?刘欢倒好,早些年坐火车去外地演出,直接买硬座,还跟邻座大爷聊得火热,知道大爷爱听京剧,当场哼了两句定军山,把大爷激动得直拍大腿:“小伙子,你唱得比我们票友还讲究!”后来大爷才知道,这“小伙子”是国家一级演员,唱片卖了几百万的刘欢。

刘欢的面子的

有人说他“不讲究”,可业内人偏偏说,这是“大讲究”。当年王菲刚出道,还是个愣头青小姑娘,唱容易受伤的女人找不到感觉,急得在后台哭。刘欢作为前辈,没说什么“你要多练”“你要努力”,而是把她叫到钢琴前,自己弹着琴,一句一句教她:“你听,这句的气别往上顶,要往下沉,像叹气一样,把心里那点委屈‘叹’出去。”后来王菲每次提起来都说:“刘老师没教我唱技巧,他让我‘唱自己’,那话里透着‘面子’——他觉得我行,我就得更行。”

这大概就是刘欢的“面子”里最拧巴的一点:他不在乎外头那些“场面上的排场”,可把“里子”看得比命重。2019年他参加歌手,身体已经不太好了,医生劝他别太拼,他倒好,为了唱贝加尔湖畔,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练气息,每天在直播间里对着镜头练发音,连化妆师都劝他:“刘老师,您别‘较真’了,随便唱唱就行。”他却说:“既然站上这个舞台,就得对得起听歌的人。这‘面子’,是观众给的,不能砸在自己手里。”

刘欢的面子的

可你要说他“爱面子”,他又是出了名的“不装”。有次颁奖礼,他作为压轴嘉宾上台,结果礼服裤子太紧,绷了线,全场都看着他,他倒好,拿着话筒就笑着对观众说:“各位见谅,今天这裤子有点‘端不住我的面子’。”全场哄堂大笑,没人觉得尴尬,反而觉得这人“真”——哪有那么多完美?能自嘲,本身就是一种底气。

说到底,刘欢的“面子”,从来都不是靠外在的光环撑起来的。他不需要用豪车豪宅“镇场子”,因为他那句“总有一天,你会驾着马车,穿过麦田,找到属于你的方向”的歌词,比任何排场都有力量;他不需要用“大师”头衔“端着”,因为他蹲在路边吃面条时,眼里对生活的热爱,比任何“架子”都更像个人。

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“面子”,可真正能让人记住的,永远是那些“里子”。刘欢的“面子”,说穿了,就是他把“人”字写端正了——对得起音乐,对得起观众,也对得起自己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