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娱乐圈里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明星,刘欢绝对算一个。当年他用好汉歌红遍大江南北时,有人调侃他“像卖早点的大叔”,他笑呵呵接话:“没事,能吃饱饭就行。”后来他顶着日渐丰腴的身材和日渐稀疏的头发站上歌手舞台,观众被他“开口跪”的唱功折服,他却说:“唱歌嘛,用情就行,长得好看是老天赏饭,长得不好看是老天多给碗饭。”
可就这么个“不重外表、重才华”的大佬,偏偏他的家庭生活成了不少网友的“好奇心主场”——尤其是他老婆孟蓓子的妈妈,也就是刘欢的婆婆。毕竟在大众印象里,明星家婆要么是优雅贵妇,要么是低调隐形人,可刘欢的婆婆,却意外打破了所有人的刻板板印象。
网传“婆婆像没文化老太太”?真相让人意外
早些年,网上偶尔会冒出几张刘欢岳母的照片,照片里的老人总是穿得特别朴素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但既没有精致首饰,也没有昂贵的衣服,甚至有人说:“看着就跟小区楼下跳广场舞的普通大妈没两样,哪像明星家婆?”
这话传到刘欢耳朵里,他倒乐了:“岳母大人可是退休中学教师,桃李满天下,能没文化?再说了,‘大妈’怎么了?我老婆就是这位‘大妈’教出来的好姑娘,有本事、有爱心,这才是顶配!”
后来有媒体拍到刘欢带老婆孩子回老家的画面,镜头里的岳母确实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,手里挎个布包,正在菜市场跟摊主砍价:“这黄瓜能不能再便宜两毛?多做一顿菜呢!”刘欢跟在后面,手里拎着两袋蔬菜,笑得一脸憨厚:“妈,差不多就行,咱不差那两毛。”岳母转头嗔怪他:“你呀,当年追我闺女时就大手大脚,现在还这样!”
那画面,哪有半点“明星家婆”的距离感?活脱脱就是隔壁邻居家亲切的阿姨,甚至连语气、动作都透着股“过日子”的烟火气。
从“普通教师”到“刘欢岳母”:她藏着多少育儿智慧?
很多人不知道,刘欢和妻子孟蓓子的爱情,能走到今天,他岳母可是“头号功臣”。当年刘欢还是个穷小子,在北京漂着,想唱歌却没名气,演出费少得可怜,连租房都成问题。孟蓓子带他回家见父母,刘欢紧张得手心冒汗,怕自己“一事无成”的模样配不上人家闺女。
结果岳母没问房子车子,也没问工作收入,反而拉着他的手说:“小刘啊,我听蓓子说你唱歌特别好,昨天在电视上还看到你了,唱得真好!男人嘛,只要有本事、肯努力,穷点怕什么?”
后来刘欢生病发福,有人劝孟蓓子:“刘欢现在这样以后可怎么办?”孟蓓子犹豫时,岳母又给她打气:“你看他人品好、对你好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瘦了胖了的,都是过日子,心里踏实比什么都强。”
这么一位“拎得清”的母亲,难怪能把孟蓓子教育得那么优秀——不仅支持丈夫的事业,自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,还成为了刘欢的“铁杆粉丝”,每次他的演唱会,不管多忙,必定带着母亲去捧场。
明星的婆婆,就不能是“普通人”吗?
这几年,大家对“明星家婆”的期待好像越来越高了:要么是豪门阔太,出门戴名牌;要么是文化名流,谈吐不凡。可刘欢的岳母偏不,她就是个喜欢逛菜市场、会跟摊主砍价、晚上追剧会笑出声的普通老人。
可正是这份“普通”,反而让人觉得格外真实。明星也是人,他们的父母也不是“天生的明星”,只不过因为子女出名,才被推到聚光灯下。可聚光灯下的她们,不该被贴上“必须精致”“必须完美”的标签——她们可能是退休教师,可能是工人农民,可能一辈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,却用最朴素的智慧,教会了子女什么是责任、什么是爱。
就像刘欢说的:“我岳母总说,‘过日子就像熬粥,得慢慢熬,才能香。’现在想想,我跟蓓子能这么好,不就是慢慢熬出来的吗?”
下次再看到有人说“明星家婆不普通”,或许可以想想刘欢的岳母——她不戴首饰,不施粉黛,却把日子过成了诗;她没教子女如何“出名”,却教会了他们如何“做人”。这大概就是最让人动容的“长辈的爱”吧:不张扬,却最有力量;不特别,却最特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