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当刘欢唱再也不能这样活时,他究竟是在和过去较劲,还是在给所有人提个醒?

1988年的冬天,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琴房里,刘欢抱着吉他反复琢磨一段旋律。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,屋里还残留着下午排练的汗味,他却突然停了下来——手里的琴弦震了一下,像某个被忽略多年的答案突然撞进心里。

刘欢的再也不能这样活

后来这首歌火了,火到三十年后还有人能跟着哼唱:“再也不能这样活,再也不能那样过,生活就得前看,生活呀就得思量。”再也不能这样活成了几代人的青春BGM,可很少有人琢磨过:当刘欢唱出“无聊地发送着无聊的信号”时,他到底想从“那样活”里挣脱什么?

他早就在“告别”了,只是当时没人懂

刘欢的再也不能这样活

刘欢刚出那会儿,娱乐圈还盛产“明星”。穿着垫肩西装,对着镜头鞠90度躬,唱着要么激昂要么缠绵的歌,等着被唱片公司包装、被观众追捧——那是当时“成功”的活法。可刘欢偏不。

1990年,他凭少年壮志不言愁火遍全国,人却没飘。有导演找他拍偶像剧,要求他“往台前站,多露脸”,他摆摆手:“我就是个唱歌的,站前面干嘛?”有人劝他趁热出专辑捞金,他反而跑去美国念了硕士,啃下厚厚的音乐理论书,回来后对着记者说:“光会唱不行,得知道自己在唱什么。”

刘欢的再也不能这样活

那时候大家骂他“傻”:好好的流量不要,非躲到书斋里“自废武功”。可如今回头看看,他早就在和“那样活”较劲了——偶像剧能红几年?音乐的生命力,从来不在镜头的时长里。

真正的“不能再这样活”,是从对自己的“狠”开始的

刘欢最“狠”的一次决定,是2000年后几乎消失在综艺里。那时候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正火,多少人挤破头想当常驻,他却推掉了所有邀请。有次导演半夜打电话求他:“帮个忙,就录一期,给新人站台。”他说:“抱歉,我录节目只会关注音乐,站台的事,真帮不了。”

有人问他“图什么”,他倒直接:“我怕自己习惯了热闹,忘了坐在琴房写歌的日子。” 后来他真做到了——二十年里,除了偶尔参加点音乐比赛,他几乎不碰综艺。没人骂他“高冷”,反而有人感慨:“现在还能见到这种‘笨’的音乐人,不容易。”

可你以为他只是“不追流量”?2019年,他突然在歌手舞台上瘦了一大圈。早年的刘欢微微发福,总被调侃“刘欢老师越唱越圆润”。直到那年,他查出关节有问题,医生说:“再胖,你就得上轮椅了。”

他二话不说开始减肥,戒了最爱的红烧肉,每天跑步一小时,减了整整60斤。舞台上他笑着说:“以前觉得‘再也不能这样活’是事业,后来才知道,身体垮了,啥活法都没戏。” 这才是最戳人的地方:他唱了半辈子“不能再这样活”,原来从没放过自己对自己的纵容。

三十年后,我们才懂他唱的“思量”是什么

现在的娱乐圈早变了味。鲜肉们对着镜头念数字台词,网红们靠“塌房”博眼球,流量明星的“努力”成了热搜词条——有人忙着立人设,有人急着捞快钱,还有人把“再也不能这样活”当口头禅,转头又扎进了名利场。

可刘欢还是在自己的节奏里。不拍剧、不带货,偶尔出现在大学的讲堂上,给学生讲西方音乐史;偶尔和老友凑在一起,即兴来段爵士即兴;对女儿的教育更是“佛系”——想唱歌就支持,想搞学术也行,“喜欢啥就干啥,别太委屈自己”。

有人问他:“你这样,不会后悔错过机会吗?” 他笑着反问:“什么机会?是唱一首火一首的机会,还是安心睡到自然醒的机会?”

啊,原来“再也不能这样活”从来不是要活得多精彩,而是要活得不拧巴。刘欢早就看透了:名利场上的热闹,像烟花,升得高,灭得也快;只有守住心里那点“非要不可”的东西,才能在几十年后,还能坦然地对自己说:“我没白活。”

现在再听再也不能这样活,突然明白刘欢当年在琴房里为什么会愣住。他唱的不是一首歌,是一个普通人在时代里的小心翼翼——怕被推着走,怕忘了自己是谁,怕老了回过头,发现自己活成了最讨厌的样子。

所以啊,当我们在加班的深夜里刷到这首歌,在重复的生活里突然跟着哼唱,或许心里早就有了答案:所谓“不能再这样活”,不是要推翻一切,而是要有勇气和那个“将就的自己”说声“不”。

毕竟,刘欢都做到的人,我们为什么不敢试试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