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的歌迷跟着旋律哼了几十年,可你真正知道他心里最“原创”的到底是哪一首吗?

提到刘欢,乐坛里几乎没人会摇头——他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千万次的问里“不能这样活”的苍凉,是春晚舞台上唱出“我和你”的世界级嗓音。但“主打原创”这四个字,放他身上却好像总蒙着一层纱:大众熟知的歌,多半是影视剧主题曲;他自己创作的歌,好像又没哪首像好汉歌那样“全民翻唱”。那问题就来了:刘欢的主打原创歌曲,到底藏在哪儿?

首先得明白:刘欢的“原创”,从来不是“口水歌”逻辑

很多人觉得“主打歌就得流行”,但刘欢从出道就没把这条路当主线。1987年,他凭少年壮志不言愁一炮而红,这首歌是电视剧便衣警察主题曲,词曲作者都不是他,可他唱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热血与挣扎——后来他自己都说:“那时候唱的不是技巧,是心里那股气。”

刘欢的主打原创歌曲是啥

对他来说,“原创”从来不是“写个旋律填个词”那么简单。他总说:“音乐得有魂,魂就是你想说的东西。”所以你看他的原创作品,要么扎进时代肌理,要么沉进人性深处,从不为了“火”而讨好耳朵。

从头再来:下岗潮里的“一声吼”,比好汉歌更戳心

1998年,国企改革浪潮下,无数工人下岗。电视里反复播放着一个公益广告:一个中年男人攥着拳头,眼里含着光,背景音是刘欢那厚重的嗓音——“心若在梦就在,天地之间还有真爱;看成败人生豪迈,只不过是从头再来!”

这首歌叫从头再来,词是王晓岭写的,曲,是刘欢自己写的。很多人不知道,当年这首歌录的时候,刘欢刚从国外录制完好汉歌回来,没顾上休息,看到新闻里下岗工人的故事,心里堵得慌。他对导演说:“给我一天时间,我想写首歌给他们。”

结果就是:一把吉他,一个晚上,旋律里带着泥土的厚重,歌词里有草根的韧性。这首歌没在电台打榜,没上过热门综艺,可大街小巷的喇叭里都在放——下岗工人听着抹眼泪,小商贩把它当店歌,连后来创业的企业家都说:“当年最难的时候,就是靠这首歌撑下来的。”

为啥说它是“主打原创”?因为刘欢把对时代的感知、对普通人的共情,全揉进了旋律里。没有华丽的转音,没有炫技的高音,可每个音符都在说:“别怕,跌倒了咱就爬起来——这才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劲儿。”

远方的请柬:写给自己的“人生长调”,外人难懂却最“刘欢”

如果说从头再来是给时代的回应,那2010年专辑永恒里的远方的请柬,就是刘欢写给自己的“原创独白”。

这首歌前奏一起,就是悠扬的马头琴,像草原上的风吹过耳畔。歌词里他唱:“岁月是一条河流,我在这里你在哪里?”“生命是一张请柬,远方在等你出发”——没有激烈的情感,却像一杯温了十年的老酒,越品越有味。

刘欢自己说:“写这首歌的时候,我正好去内蒙古采风,看到牧民唱长调,那种对天地的敬畏、对生命的坦然,一下就撞到我心里了。我想把这种感觉写出来,告诉大家:人生别太慌,慢一点,看看远方的光。”

大众可能对它不熟悉,因为它不像流行歌那样“洗脑”,可乐评人说:“这才是刘欢的原创底色——不追热点,只写真心。”就像他从不参加综艺炒作,宁可在家写歌、教学生,也不愿把时间花在“红不红”上。这种“不合时宜”的坚持,不就是最好的“原创注脚”吗?

为什么总觉得“刘欢的原创歌不火”?

其实啊,不是歌不火,是刘欢的“火”从来不一样。好汉歌火,是因为影视加持,旋律上口;千万次的问火,是因为电视剧爆了,情感共鸣强。可他的原创,要么是给时代的“命题作文”(比如从头再来),要么是给自己的“内心独白”(比如远方的请柬),从来就没打算“炸街”。

就像他2013年在采访里笑说的:“让我写个‘抖音神曲’?我写不出来,也不想写。音乐这东西,得经得起听,十年后还有人听,才算‘主打’。”这话现在听,是不是比那些“流量公式”实在多了?

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:刘欢的主打原创歌曲是啥?

或许没有标准答案,但如果你问一个真正懂他的人,他会指着从头再来说:“这是给普通人的呐喊”;指着远方的请柬说:“这是给人生的注脚”。又或者说,刘欢的“主打原创”,从来不是某一首歌,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——不媚俗、不迎合,只把心里的音乐说给懂的人听的那股劲儿。

毕竟这乐坛上,能把“原创”写出“人味儿”的,没几个了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