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社交媒体,总看到有人问:“刘欢不是唱歌的吗?怎么跑去踢球了?”起初以为是段子,点开评论区才发现——这误会闹的,比电影情节还魔幻!咱们熟悉的那位唱好汉歌吼出“大河向东流”的歌神刘欢,确实跟足球八竿子打不着。但另一个“刘欢”,却在绿茵场上扑救了十几年,硬生生把“球员刘欢”这四个字,踢成了球迷圈里的“老熟人”。
你可能会问:“同名同姓的这么多,怎么偏偏他俩总被搞混?”说真的,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。先说说歌神刘欢:1963年出生,北京人,从北京人在纽约的千万里唱到好汉歌的豪迈,嗓门一开就是“行走的CD”,圈内人都尊称一声“刘老师”。这家伙往那儿一站,圆脸微胖,一开口就透着股“知识分子的醇厚”,怎么看都跟足球场上的“肌肉猛男”不沾边。
但你要是找“球员刘欢”,可得换个方向——1987年出生的辽宁大连小伙,1米89的个子,往球门前一站,那就是一道“移动的长城”。别看跟歌神同岁,人家可是正经的职业守门员,从小踢球,进过国青队,后来在天津泰达当了十年主力,扑点球、扑单刀,样样不含糊。有天津球迷说:“看刘欢守门,就跟听刘欢唱歌似的——那叫一个‘稳’!你永远知道他能接住,就是不知道他用什么姿势接。”
这俩刘欢,一个在歌坛封神,一个在绿驰骋,按理说井水不犯河水。可偏偏“刘欢”这名字,自带“大气场”,用在歌手身上显底蕴,用在球员身上也带劲儿。再加上网上有些小编图省事,标题一写“刘欢退役转行踢足球”,不明真相的网友一看:“哟,歌神跨界玩体育?”评论区直接炸锅:“原来好汉歌是赛前战歌?”“刘老师是不是想体验‘从头再来’的真谛?”——连带着球员刘欢的社交账号,都涨了好几万“歌迷粉”。
其实啊,这种“同名乌龙”在娱乐圈和体育圈早见怪不怪了。比如演员“张嘉益”和电竞选手“Uzi”本名“简自豪”,都叫“嘉益”;歌手“许嵩”和篮球教练“许利民”,名字就差一个字。咱们普通人遇上这种事,一笑之余,也得多份心眼儿——别被标题党忽悠,先搞清楚“刘欢到底是谁”。
不过话说回来,球迷们倒把这误会玩出了新高度。有人P图把守门员刘欢的脸和歌神刘欢的身材合在一起,配文“刘欢·双栖艺人,既能唱又能守”;还有人开玩笑:“刘欢守门时,对方前锋一听他唱好汉歌,直接迷路,自己把球踢进自家球门。”更绝的是,有天津球迷去现场举牌子:“刘老师,我们队缺中场指挥,您要是能来,绝对能‘唱’响赛场!”——这波跨界玩得,连歌神本人看到都得说:“球迷这脑洞,比我写歌还有想象力。”
说真的,无论是歌神刘欢的深情演绎,还是守门员刘欢的飞身扑救,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。下次再看到“刘欢球员”的消息,不妨先停一停——说不定是歌神哪天突然想体验“绿茵情怀”,更可能是守门员刘欢又扑出了“世界级扑救”。毕竟,好名字值得被记住,好故事值得被分享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