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那首藏了20年的“女儿经”,为何让无数人听一次哭一次?

提起刘欢,乐迷们脑海里的标签永远是“华语乐坛常青树”“好汉歌的嘶吼者”“歌手里的定海神针”。可在这些光环背后,他更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我最大的身份,是丝丝的父亲。”

刘欢献给爱人的歌

女儿刘英格小名“丝丝”,是刘欢心头的软刺。1996年丝丝出生时,他抱着襁褓里的小不点儿,在产房外写下人生第一首儿童诗:“你来了,带着星星的光,点亮了我所有黑的夜。”可这个满腹才华的音乐人,却把对女儿的爱藏了20年,直到一首歌悄然问世,才让世人窥见这个硬汉父亲最柔软的一面。

2019年歌手,一首改编唱碎全场

刘欢献给爱人的歌

2019年,刘欢在歌手总决赛的舞台上,唱响了改编版给女儿的散文诗。没有电光闪烁的炫目舞台,他只坐在钢琴前,嗓音带着岁月的醇厚,缓缓念出歌词:“你来到这个世界,独自在这世界上生活,有些幸福,有些悲哀,多少执着的人,早已无影踪。”

台下的观众席上,有人悄悄抹眼泪,有人举着手机录视频,手抖得不成样子。这首歌的原唱是赵雷,可刘欢唱出的,是父亲对女儿成长的不舍与期盼。他说:“改编时我改了几句词,把‘三十三年’改成了‘二十年’——因为我女儿刚好二十岁,她出生那年,我写了人生第一首歌给她,却一直没唱给她听过。”

刘欢献给爱人的歌

后台采访里,他红着眼眶笑:“丝丝听完给我发信息,说‘爸爸,你别哭了,你一笑我就想哭’。”那一刻,这个在音乐界叱咤风云的大男人,像个做错事的孩子,把藏在心里二十年的爱,一股脑倒了出来。

从三尺讲台到摇篮旁,他写的第一首歌是摇篮曲

很多人不知道,在成为“歌手刘欢”之前,他更早的身份是“大学老师”。1990年代,刘欢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书,白天教学生乐理,晚上回家给女儿当“保姆”。丝丝小时不爱睡觉,一放音乐就哭,刘欢急得团团转,抱着她哼起不成调的旋律:“睡吧睡吧,我亲爱的宝贝,妈妈爱你,妈妈喜欢你……”

那首笨拙的摇篮曲,没有复杂的编曲,也没有华丽的歌词,却成了丝丝的“专属催眠曲”。后来刘欢在采访里笑着说:“我现在都记得,她哼着哼着就睡着了,小嘴还一抿一抿的,像是在笑。”为了给女儿更好的成长环境,他一度减少工作,推掉商演,在家里的琴房给丝丝弹琴,讲音乐背后的故事。

“我不想让她觉得‘爸爸是个歌星’,她只需要知道‘爸爸很爱她’。”这是刘欢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可这个“爱”,他从没说出口,都揉进了旋律里——丝丝第一次上学,他写了上学歌;她第一次考了100分,他谱了骄傲的少年;她青春期叛逆,他默默写下慢慢懂。只是这些歌,他一直锁在抽屉里,直到女儿生日那天,才郑重交给她:“爸爸的歌,只唱给你一个人听。”

“我的女儿不需要‘刘欢的女儿’,她只需要做她自己”

随着丝丝长大,关于“星二代”的标签也随之而来。但刘欢从没刻意让女儿接触娱乐圈,反而送她出国留学,学自己喜爱的心理学。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让她学音乐,我说‘艺术是自由的,不是责任’。”

2019年丝丝回国,有记者追问她对父亲改编给女儿的散文诗的感受,她笑着说:“我爸啊,就是个‘闷葫芦’。爱都藏在歌里,你听歌词就懂了。”如今28岁的丝丝,早已长成独立自信的模样,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,从不提“刘欢女儿”的身份,只说“我是我自己”。

而刘欢,依然在音乐路上前行,只是他唱歌时,偶尔会望向台下,低声说:“这首歌,替我爸听听。”他把自己的温柔,揉进了每首歌里,唱给听众,也唱给那个被他宠了二十年的女儿。

从少年壮志不言愁到给女儿的散文诗,刘欢用音乐写下了半生人生。他教会世人大声歌唱,却把对女儿的爱,藏进了每一个沉默的音符里。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父爱:不必言说,却藏在你唱过的每首歌里,听一次,暖一生。

下次再听给女儿的散文诗,你或许会听见:那个硬汉父亲,正轻轻拍着你的肩膀说:“别怕,爸爸在呢。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