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老师“离世”传闻从哪来的?这些年他其实一直在为我们写歌,只是你没留意到

这两天刷手机,突然看到有人说“刘欢老师走了”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不可能啊!前阵子还在新闻里看到他录节目,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,怎么会说没就没?赶紧点开热搜,果然又是“某艺人去世”的乌龙新闻。可转念一想,为什么刘欢老师总被传“去世”?这些年他明明一直在啊,只是活得比谁都明白,也沉得比谁都低调。

刘欢没死

先说最要紧的:刘欢老师好得很,2024年年初还在中国好声音的录制现场,教年轻唱歌的孩子们怎么“用讲故事的方式唱歌词”。他那句“唱歌别光喊,得让人家听出你心里想什么”,多少学员记了一辈子?就算你最近没在电视上见他,也该记得他去年底发的那条朋友圈吧?晒了自家的银杏树,配文“叶子落了,树还活着,明年再长新叶”,这哪像是要“走”的人?这分明是活通透的豁达。

可为什么总有人传他“去世”?说到底,还是因为太“久没上热搜”了。比起现在那些天天买营销号、炒作绯闻的“流量明星”,刘欢老师像个退休的老教授,不怎么爱凑热闹。但你要真以为他“消失”了,那就大错特错——他只是把时间花在了更该花的地方。

刘欢没死

你听听他的歌,哪一首不是经典?好汉歌一响,多少人的DNA动了?1998年的水浒传主题曲,刘欢老师用那高亢又带着江湖气的嗓子,唱得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,26年了,现在听来还是比那些口水歌有嚼头。弯弯的月亮更是国民级的旋律,1990年发行,到现在还是KTV里的“点歌必唱”,多少80后、90后谈恋爱,都靠着这首歌表白?还有千万次的问,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,“千万里,千万里,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”,把漂泊在外的心思唱得戳心又戳肺。这些歌哪是“过气”了?它们早成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BGM,岁月越久,越有味道。

有人说他“胖了”“老了”,没错,今年61岁的刘欢,确实不如年轻时精瘦。可你知道吗?2019年他做了个微创手术,切除了脂肪肝,之后瘦了100多斤!现在的他,虽然头发白了些,但眼神还是亮得像星星。去年接受采访,他说“以前总想着往前冲,现在知道了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唱歌也得悠着点,把最好的声音留给喜欢听的耳朵”。这哪是“老”?这是智慧!

更难得的是,他从来没“端着”。2013年他在中国好声音当导师,学员梁博夺冠后,他激动得跳上台,抱着梁博又蹦又跳,那样子像个老朋友得了奖,比学员还高兴。2020年疫情期间,他闭门在家,没搞直播带货,没发“正能量鸡汤”,反而翻出了老唱片,每天给听众讲“这首歌背后的故事”,讲贝多芬怎么失聪后写命运交响曲,讲邓丽君怎么把月亮代表我的心唱成“乡愁”。他说:“音乐不是商品,是用来安慰人的。”这样的艺人,怎么会不被人惦记?

说到底,刘欢老师从没“离开过”。他只是不活在热搜里,活在歌里;不活在营销号里,活在听众心里。哪天你加班到深夜,打开音乐软件随机播放,突然听到“天地之间有杆秤,那秤砣是老百姓”;哪天你开车听广播,忽然传来“千万里,千万里,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”;哪天你哄孩子睡觉,轻轻哼“弯弯的月亮,小小的桥”——你会发现,刘欢老师的歌,早就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。

所以以后再看到这种谣言,别慌。刘欢老师活得比谁都硬朗,他还有好多歌没唱呢,还有好多故事没讲呢。就像他常说的:“只要还有人听我的歌,我就永远年轻。”你说对不对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