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的歌词,你究竟记得哪一句?藏着多少人的青春里?

“曾经年少爱追梦,一心只想往前飞。”第一次听到这句词时,你是在放学的路上,骑着自行车穿过梧桐道,耳机里漏出来的声音被风揉碎了吹进耳朵;还是在某个加班的深夜,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字,突然被这一句戳中眼眶,鼻尖发酸?

刘欢歌词你是否还记得

刘欢的歌词,好像从来不是拗口的辞藻堆砌,也不追求所谓的“网红感”。它们更像一把生了锈的钥匙,轻轻一转,就能打开记忆的匣子——里面藏着我们懵懂的少年心事,藏着那些咬牙坚持的夜晚,藏着对生活最赤诚的期盼。

“天地悠悠,过客匆匆,潮起又潮落”:弯弯的月亮里,藏着故乡的月光

刘欢歌词你是否还记得

199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,一个穿深色西装的男人站在舞台上,灯光落在他脸上,眼睛里像盛着一汪星光。他开口唱:“弯弯的月亮,小小的桥,小小的桥啊,载着我童年的梦想。”那时没人想到,这首弯弯的月亮会成为几代人的“乡愁BGM”。

歌词里没有“故乡”两个字,却字字句句都是故乡。我们想起奶奶摇着蒲扇的夏天,想起村口老槐树下的棋局,想起夜晚躺在屋顶看星星,耳边是远处的狗吠和近处的蛙鸣。“脸谱上模糊的容颜,记忆中青涩的脸庞”,唱的是谁?或许是我们暗恋过的那个少年,或许是守在村口等我们回家的母亲。

现在很多人离开了老家,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奔波。某个加班到凌晨的夜晚,出租车司机师傅突然放起这首歌,车里瞬间安静下来。你看着窗外闪烁的霓虹,突然想起故乡的月亮,也是这样弯弯的,却比这城市的灯光暖得多。刘欢说,“好的歌词要有画面感”,弯弯的月亮做到了,它把“故乡”两个字,唱进了每个人的骨头里。

“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,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:从头再来里,藏着中国人的韧劲

2000年初,下岗潮刚退,国企改革如火如荼。电视里突然开始循环一首歌,旋律低沉却有力,歌词朴素却直击人心:“心若在梦就在,天地之间还有真爱;看成败人生豪迈,只不过是从头再来。”这首歌叫从头再来,是刘欢为下岗工人唱的歌,却意外成了无数人的“精神退烧贴”。

那时候,有人揣着几万块补偿款,在街边摆起了小摊;有人白天送晚上学,考了证书转行做IT;也有人蹲在路边啃着馒头,听着这首歌擦干眼泪,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地去搬砖。歌词里没有“加油”“努力”这样的口号,却比任何励志口号都有力量。它告诉我们:人生哪有一帆风顺?跌倒了,拍拍土,再站起来就是。

后来这首歌被用在各种“逆风翻盘”的场景里:运动员失利后听到它,重新站上赛场;创业者破产了,把它设成手机铃声,提醒自己“从头再来”。有60岁的观众说:“刘欢那嗓子,唱的不是歌,是咱们老百姓不服输的劲儿。”

“我和你,心连心,同住地球村:我和你里,藏着世界的温柔
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,当那个穿着中国红礼服的孩子用清脆的声音唱“我和你,心连心,同住地球村”时,全球几十亿人都屏住了呼吸。刘欢和莎拉·布莱曼站在鸟巢中央,一个中文一个英文,却像在对话。

歌词只有短短几句,却把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唱得温柔又坚定。“为梦想,千里行”,说的是不同国家的人为了梦想来到这里;“相会在这里”,说的是体育无国界。第二天,大街小巷都在哼唱这首歌,连卖菜的大妈都知道:“这首歌,唱的是咱们中国人的胸怀。”

后来疫情爆发,有人把我和你重新剪辑成视频,配上医护人员逆行的画面。评论区有人说:“原来真的有一种歌,能跨越语言和种族,告诉所有人:别怕,我们在一起。”刘欢曾说,“音乐要传递的是善意和温度”,我和你做到了,它让世界看见了中国人的包容与爱。

刘欢的歌词,为什么“过时”了还让人记得?

现在的流行歌,三天换一批,歌词大多是“爱呀恨呀”,听完了热闹一阵就忘了。可刘欢的歌词,几十年过去了,每次听都像第一次遇见。

有人说他的歌词“太正经”,没那么多“小确幸”。可你看,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是从头再来里的执着;“曾梦想仗剑走天涯,看一看世界的繁华”,是向天再借五百年里的少年气——这些不就是我们藏在心底最真实的渴望吗?

刘欢自己常说:“歌词是音乐的骨头,没有筋骨的旋律,再好听也站不立。”他写弯弯的月亮,是怕年轻人忘了故乡;他唱从头再来,是怕人们丢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;他和莎拉·布莱曼唱我和你,是想让世界知道:中国人,懂温柔,更有担当。

现在闭上眼睛,那句“心中的激情荡漾,像白云一样翻滚在天边”,你是否也跟着哼了起来?或者那句“千万里,千万里,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”?

评论区聊聊吧:刘欢的哪句歌词,是你手机里循环了多年的BGM?哪次听它,让你突然红了眼眶?

毕竟,有些歌词,从来不是用来“听”的,是用来“活”的。它们陪我们走过了人生里最难的路,也陪我们看见过最亮的灯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