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当刘欢的歌成了青春的“墓志铭”,我们到底在怀念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?

说真的,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?某个加班到深夜的晚上,耳机里随机播放到弯弯的月亮,前奏一响,键盘声突然就慢了;或者某次同学聚会,酒过三巡,有人起哄唱从头再来,跑调的合唱声里,你突然红了眼眶——刘欢的歌好像有种魔力,总能精准地戳中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青春记忆。

刘欢歌曲青春逝世

很多人说“刘欢的歌是时代的背景音”,但仔细想想,哪止是背景音?他根本就是一代人青春里的“精神地标”。从少年壮志不言愁里“年轻的心迎着太阳”的热血,到弯弯的月亮中“万事成空”的怅然,再到从头再来里“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”的豁达,刘欢的歌声里,藏着我们整个青春的起承转合。

你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刘欢的歌是什么时候吗?对我这代人来说,大概是中学的早自习,班主任抱着录音机走进教室,说“今天放首好歌,刘欢的千万次的问”。那时根本听不懂歌词里“千万里我追寻着你”的深情,只觉得那高亢的声音像要把屋顶掀翻,偷偷跟着哼,被同桌笑话“你跑调跑到姥姥家了”。后来才知道,这首歌是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,唱的是海外游子的挣扎与坚守,像极了我们那时懵懂又执着的——总觉得远方有更精彩的世界,不管不顾就想奔出去看看。

刘欢歌曲青春逝世

青春最让人着迷的,不就是这份“不知天高地厚”吗?就像少年壮志不言愁里唱的“青春岁月只有自由”,我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,揣着不及格的试卷,却在广播站放刘欢歌的瞬间,觉得自己能“征服世界”。现在想来,那些被我们当成“叛逆”的冲动,不恰恰是青春最珍贵的注脚吗?

后来我们长大了,离开了校园,在生活里摸爬滚打,才渐渐听懂刘欢歌里的“人间烟火”。毕业那年,找工作四处碰壁,蹲在地铁口啃面包,耳机里循环从头再来,那句“心若在梦就在”突然就给了我勇气——原来成年人的世界,所谓的“从头再来”不是意气风发,而是跌倒后拍拍灰继续走的无奈与坚韧。

刘欢歌曲青春逝世

失恋时听弯弯的月亮,会突然歌词里的“你的泪水是否像那河水弯弯”唱的不是月亮,是自己;当上爸妈,听到你快回来,会瞬间理解“我有一点点疯狂,有一点点顽皮”背后,是对家人最深的牵挂。刘欢的歌从不是“空中楼阁”式的艺术,他总把最朴素的人生道理,用最磅礴的唱腔告诉你:生活很难,但你还敢不敢赌上最后的勇气?

现在的我们,早就不像年轻时那样,敢在大声说“我没什么输不起”。但只要刘欢的歌一响,那些被生活磨平的棱角好像又回来了。你会不会突然想起,当年和你挤在被窝里听好汉歌的室友?会不会在从头再来的旋律里,想起面试失败后咬着牙告诉自己“再试一次”的自己?

刘欢的歌到底凭什么成了青春的“符号”?或许不是因为他的音多高、词多好,而是他的歌声里,住着我们回不去的“少年时代”——那个敢于做梦、敢于失败、敢把“不可能”喊成“为什么不”的自己。

所以啊,当多年后我们老去,或许会忘记很多事,但只要弯弯的月亮前奏响起,我们一定能想起:曾经有段时光,我们的青春像刘欢的歌一样,高亢、热烈、不怕风浪。

只是不知道,当歌声落幕,我们怀念的到底是刘欢的声音,还是那个被他歌声“喂养”长大的、独一无二的自己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