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模仿费玉清的歌,究竟是“实力碾压”还是“玩砸了”?

要说娱乐圈里风格最“两极分化”的两位歌手,刘欢和费玉清绝对能排进前三。一个是乐坛“定海神针”,唱功稳如泰山,往台上一站自带“重量感”,开口不是好汉歌的豪迈,就是从头再来的沧桑;另一个是“综艺界常青树”,一身白色西装,摇着折扇,唱千里之外时能把你唱得心头一颤,说段子又能让你笑到拍大腿。这俩凑一块儿,本该是“八竿子打不着”,可偏偏有一次,刘欢模仿费玉清的视频在网上传疯了——有人笑出眼泪,说“原来刘欢也有‘谐星’潜质”;有人摇头叹气,觉得“殿堂级歌手不该这么玩”。问题来了:刘欢模仿费玉清,到底是降维打击还是用力过猛?

先说说这事儿的背景。那是一次音乐节后台的直播,镜头给到刘欢时,他正和工作人员闲聊,突然有人起哄:“刘老师,来一段费玉清呗!”刘欢没推辞,清了清嗓子,眼角眯起来,学着费玉清的经典“歪头杀”,声音也刻意压细,带着点鼻腔共鸣的颤音:“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……”刚开口,旁边的嘉宾就笑趴了,弹幕瞬间炸锅:“救命!这模仿也太像了吧?”“刘欢老师隐藏的模仿大师?”“感觉下一秒就要说‘年轻人,你们想得太多了’!”

但你仔细听,会发现这模仿里有门道。费玉清唱北方的狼,是带着“江湖气”的洒脱,尾音微微上挑,像在给故事递眼色;刘欢呢,声音底子还是那个“刘欢式”的浑厚,故意模仿费玉清的俏皮,反而有种“铁汉绣花”的反差萌。更绝的是,他唱完自己又“切回”原声,一本正经地说:“费老师这歌,得用‘气’唱,我刚才用‘力’了,差点把嗓子喊劈。”这话一点都不假——费玉清的唱法看似轻松,实则对气息控制要求极高,尤其是那种“拐来拐去”的小转音,没点童子功根本拿捏不住。刘欢作为内地顶级男高音,唱青藏高原轻轻松松,但要模仿费玉清的“轻盈感”,反而得收敛自己的“大嗓门”,这难度可比飙高音大多了。

刘欢模仿费玉清的歌曲

有人可能会说:“刘欢作为实力派,模仿费玉清是不是‘掉价’了?”这话不对。你看费玉清自己,年轻时也模仿过邓丽君,后来还和周杰伦、张惠妹这些“非主流歌手”合作过,从没说过“模仿就低人一等”。艺术本就不是“端着”的,真正的大师,往往能放得下身段,甚至拿自己开玩笑。刘欢平时给人的印象是“学霸”“严肃”,连参加歌手都是穿着夹克认真选歌,可这次模仿,反而让他显得更接地气——原来那个唱得“山河变色”的刘欢,也有爱看综艺、会模仿长辈的一面。

再说回模仿本身。刘欢这次模仿,不像某些艺人那样“照猫画虎”,只学表面的动作,而是抓住了费玉清的“魂”。费玉清的特色是什么?除了唱腔,还有那种“三分唱七分说”的幽默,总能在歌声里藏点小包袱。刘欢唱千里之外时,特意模仿费玉清“哎~”那个拖音,还加了个“哎呀,这姑娘长得真俊”的即兴台词,活脱脱把费玉清“撩又不负责”的综艺感copy了过来。有人说:“这模仿里带着敬意,比有些‘硬凹’的艺人的腔调真诚多了。”确实,你看刘欢模仿时的眼神,是带着笑意的,不是“应付差事”,是真的在享受这个过程。

最后想问一句:当我们看刘欢模仿费玉清,到底在看什么?是看殿堂级歌手的“反差萌”,还是看艺术之间的“碰撞”?或许都有。但更重要的是,这让我们看到:音乐也好,模仿也罢,从来都不是“端着”的。就像费玉清能一边唱南屏晚钟的婉约,一边讲“我是主持人费玉清”的冷笑话;刘欢能一边唱凤凰于飞的深沉,一边模仿费玉清的“狼嚎”。艺术的魅力,恰恰在于它能打破“人设”的束缚,让高音和段子和解,让严肃和幽默共存。

所以下次再看到刘欢模仿费玉清,别急着说“像”或“不像”,不如静下心来听听:在那不太标准的“玉清腔”里,藏着一个音乐人对前辈的致敬,藏着一个“老顽童”对舞台的热爱,更藏着艺术最本真的样子——它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“神坛”,而是能让你笑出声、心头暖的“人间烟火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