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华语乐坛的“大神”刘欢,凭什么能让几代人都说“这位爷,是真牛”?

提到刘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“唱好汉歌那个胖子”,或者好声音里总把“音乐是信仰”挂在嘴边的导师。但如果你觉得他的“牛”仅限于此,那可就真小瞧这位华语乐坛的“活化石”了。

先说说他的“硬核业务能力”。你知道华语乐坛有多少人是“唱作编”全能,还带着学术光环的吗?刘欢12岁就开始学习作曲,后来考上国际关系学院,却因为对音乐的痴迷,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凭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火遍大江南北。这首歌现在听来依旧有冲击力,但你敢信?当时刘欢在录音棚里为了一个高音,反复唱了十几遍,把录音师都听傻了——“这人的肺活量是老天爷赏饭吃吧?”

更绝的是他的“跨界牛”。90年代,他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了工商管理的硕士,后来又攻读博士,你以为他要转行当商人?结果人家回来后,依旧是乐坛“顶流”,还把音乐教育玩出了新高度。在中国好歌曲里,他不是简单点评选手,而是能从旋律走向、歌词结构甚至市场潜力,给出一整套“商业+艺术”的可行性方案。有次学员的作品被批评“太复杂”,他直接说:“好的艺术从来不怕复杂,怕的是没有灵魂——你有灵魂,我帮你把‘复杂’变成‘独特’。”这话让多少选手当场泪目?

刘欢有多牛

再聊聊他的“行业地位”。你见过哪个歌手能同时扛起“国家盛典”和“小众艺术”两面大旗?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他和莎拉·布莱曼合唱的You and Me,至今被奉为“奥运主题曲天花板”;可私下里,他却为那些独立音乐人站台,甚至自掏腰包办了一场“不插电音乐会”,专门推一些不被市场注意的创作型歌手。他说过:“音乐不能只有流量,还得有‘重量’。”这句话,他践行了一辈子。

还有更“凡尔赛”的——在乐坛,敢叫周杰伦“小朋友”,让王菲跟他合唱“不飙高音”的,除了刘欢没谁了。当年王菲录制我愿意时,刘欢作为制作人,跟她说:“你不用追高音,就用自己的气声,让听的人心里‘咯噔’一下,这就是高级。”后来王菲多次在采访里提:“刘欢老师教会我,唱歌不是炫技,是‘走心’。”

当然,他的“牛”不止在音乐本身。你知道他这么多年,一直低调做公益吗?90年代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,后来成立“刘欢音乐教育基金”,帮无数农村孩子学音乐。有次采访,记者问他“您不觉得累吗”,他笑得特憨:“累啥?能让更多人听见好音乐,能让更多孩子有琴弹,这事儿比赚钱开心。”

说真的,现在娱乐圈太缺刘欢这样的“老炮儿”了——不炒作、不营销,就是一门心思琢磨音乐;不媚俗、不迎合,就是坚持“好作品才是硬道理”。你看他现在发福了,唱高音时不如年轻时清亮,可只要一开口,那个能把民族唱法和美声融会贯通的“刘欢味儿”,一秒就能把你拉回那个华语乐坛“神仙打架”的年代。

所以啊,下次再有人说“刘欢不就是唱过几首老歌”,你可以反问他:“你知道能让周杰伦、王菲都服气,能让奥运会找上门,还能把公益做到骨子里的歌手,华语乐坛还有谁?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