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提到刘欢,你只记得他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嗓音,是春晚舞台上稳如泰山的“国民歌手,却猜不到这京腔京韵背后,他的根其实扎在天津的胡同里?

天津的“海河味儿”:童年里的音乐启蒙

刘欢是哪里人刘欢

很多人第一反应:“刘欢?不就该是北京老炮儿嘛!”——这误会不怪大家,他一开口那股子字正腔圆的“京片子”,加上身上那股子大气沉稳的劲儿,确实透着老北京的文化底色。但要论“根”,刘欢自己可没少在访谈里念叨:“我这人啊,是天津生、天津长,身上沾着海河的水气。”

1953年,刘欢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教师家庭。父母都是老师,家里虽不富裕,但对“艺术”的启蒙却格外上心。天津这座城市,本身就是曲艺的沃土——胡同里有相声的贯口,茶馆里有评书的醒木,街头巷尾飘着京韵大鼓的余韵。刘欢小时候就爱扒着收音机听这些,跟着咿咿呀呀学,没想到这“无心插柳”的熏陶,竟成了他日后的“基本功”。

刘欢是哪里人刘欢

他曾在一次采访里笑着说:“天津人说话讲究‘哏儿’又讲究‘情’,唱歌也讲究这股子劲儿。我爸妈老说我,小屁孩儿唱什么歌,净学那些老东西,现在倒好,真靠吃饭了。”你看,连他唱歌里那股子“又哏又真”的劲儿,原来都是天津的胡同里“偷”来的。

北京的“熔炉”:从胡同少年到乐坛“定海神针”

要说天津给了刘欢音乐的“底色”,那北京就是他腾飞的“舞台”。4岁那年,刘欢跟着父母搬到了北京,一住就是大半个世纪。北京的胡同文化,像一把慢火,慢慢把他身上的“天津海河味儿”熬成了“京城大气场”。

在北京,他泡过音乐厅,也钻过琴行;考上了国际关系学院,却没扔下心里的“音乐瘾”。80年代,北京正是文艺青年扎堆儿的“黄金时代”,刘欢背着吉他,在大学里的舞台上唱少年壮志不言愁,那嗓子一开,全场静——不是现在精心打磨的“技巧派”,就是一股子子对音乐的“傻热情”劲儿,特别北京。

后来火了,成了“歌坛常青树”,有人问他:“您这嗓子,是不是天生的?”他总摆摆手:“天生的?那也得有北京这地方‘磨’啊。北京教会我唱歌不能‘飘’,得‘稳’;不能‘炫’,得‘懂’——懂音乐,更懂听歌的人。”你看他唱我和你时,那种举重若轻的温柔,唱从头再来时,那股子子不服输的韧劲,哪一样离得开北京这“包容又讲究”的土壤?

地域的“烙印”:为什么一听刘欢的歌,就有“家”的感觉?

其实啊,一个歌手的声音里,藏着生他养他的土地。刘欢的歌声里,既有天津的“烟火气”——他唱弯弯的月亮时,那丝细腻的温柔,像极了海河边傍晚的风;又有北京的“格局感”——他唱好汉歌时,那声“大河向东”的豪迈,又像胡同里大爷们儿喝着酒聊天的痛快劲儿。

有人说“刘欢的歌是‘背景音乐’”,因为他从不声嘶力竭,却总能让人在最平静的时候听到最深的共鸣。这或许就是地域给他的礼物:天津教会他“接地气”,让他懂普通人的生活;北京教会他“有格局”,让他明白音乐的意义是共鸣,不是炫技。

所以再有人问“刘欢是哪里人”,你可以笑着说:“他是喝着天津的海河水、长着北京的胡同、唱着全中国人的心事儿的那个人啊。”他的根,从来不是一个地名,而是那片养育了他、也成就了他的“烟火中国气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