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曾多次公开夸霍尊“唱功了得”,为何如今却很少提及?背后藏着这些细节

2014年,一首卷珠帘让当时22岁的霍尊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。电视屏幕上,他身穿长衫,声音空灵得像从山水画里飘出来,连坐在导师席的刘欢都忍不住托着下巴,眼睛亮得像发现了宝藏:“这声音,多少年没见过了。”

刘欢怎样评价霍尊

那时候的霍尊,几乎是踩着“被刘欢盖章认证”的光环走进乐坛。可如今十年过去,当我们再搜刘欢和霍尊的名字,公开的交集寥寥无几。有人疑惑:当年那个把霍尊夸到天上飞的刘欢,后来为什么很少再提他了?是真的“过河拆桥”,还是另有隐情?

初识卷珠帘:刘欢的“耳朵”被彻底征服

刘欢怎样评价霍尊

说起霍尊和刘欢的缘分,不得不提2014年的中国好歌曲。作为第一季导师,刘欢早就是乐坛“定海神针”般的存在,经他手的歌没有上千也有上百,可当霍尊在后台试唱完卷珠帘的demo,他直接拍了桌子:“这首我得拿!”

录制现场,霍尊一开口,刘欢的眉头先是微微舒展,随后嘴角扬起笑意。当唱到“画栋朝飞南浦云,珠帘暮卷西山雨”时,他忍不住转向其他导师:“你们听,这声音里有一种古意,但又不是那种老掉牙的复古,是有当代灵魂的。”

盲选环节,刘欢按下的第一个导师灯就是霍尊的。后来采访时他说过:“我当时第一感觉是,这孩子不是在‘唱’,而是在‘诉说’。现在很多歌手技巧很厉害,但少了歌里该有的‘气’,霍尊有。”

更让刘欢欣赏的,是霍尊对音乐的“较真”。决赛阶段,霍尊把卷珠帘重新编曲,加了古筝和笛子,有人说“改动太大胆”,刘欢却力挺:“这就是艺术该有的样子——尊重原作,更要突破自己。”最终,霍尊以这首原创拿了年度总冠军,领奖时特地对着刘欢鞠了一躬,刘欢笑着拍了拍他的肩:“好样的,继续这样走下去。”

“他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嗓子”,刘欢的夸奖从不吝啬

夺得冠军后,霍尊没像很多综艺选手那样“趁热打铁”接商演、上综艺,反而沉下心做专辑。刘欢知道后,在一次采访里直接夸:“这孩子难得,红了还能保持清醒。现在多少人红了就飘,他反而比以前更踏实了。”

2015年,霍尊发第一张专辑天韵·霍尊,里面有一首木棉,编曲复杂,音域跨度大。刘欢听后特意发微博:“霍尊的声音越来越有‘厚度’了,从卷珠帘的空灵到木棉的醇厚,他能把不同风格消化成自己的东西。这不是练出来的,是老天爷赏饭吃。”

后来霍尊上歌手2018,唱了红颜劫,刘欢没直接点评,但私下和朋友说:“他在台上唱‘人生啊,行路难’的时候,我眼泪都下来了。你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他唱的不是词,是人生的况味。很多歌手唱一辈子,都达不到这个境界。”

可以说,刘欢对霍尊的欣赏,从来不只是“唱功好”这么简单。他看中的是霍尊身上那种“稀缺”——在流量至上的年代,他愿意为了一首歌磨三个月,宁愿被说“慢热”,也不愿拿快餐式作品糊弄观众。

为何后来“少提”了?刘欢的“沉默”藏着这些原因

可不知从何时起,刘欢和霍尊的名字渐渐不再同时出现在新闻里。有人说“刘欢看霍尊不如以前了”,也有人猜“两人闹翻了”。事实上,真相远没有这么复杂。

刘欢本就是个“低调惯了”的人。他从不刻意维持和学员的“人设关联”,当年杨坤在中国好声音带出那么多学员,他也鲜少公开提及。对他来说,提携新人更多是“台上互相成就”,而不是“台下长期绑定”。

霍尊后来的“曲风转变”可能让刘欢有些“惋惜”。2018年之后,霍尊尝试了更多电子、流行风格,比如少年城、水滴这些歌,虽然制作精良,但少了卷珠帘那种“一眼万年”的记忆点。刘欢曾在一次音乐论坛上说:“有些歌手,你得让他‘回到自己的根’才能发光。霍尊的根,明明在中国风啊。”

但更重要的是,2021年霍尊的争议事件,或许让刘欢选择了“沉默”。作为乐坛前辈,他深知公众人物的“影响力”,也明白有些评价一旦说出口,可能会让事情更复杂。与其公开表态,不如把欣赏藏在心里——就像他当年说的:“做音乐,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。”

从“惊鸿一瞥”到“各自修行”,前辈的期待从未消失

如今再看刘欢和霍尊,或许最贴切的词是“不打扰的祝福”。刘欢依然在音乐圈做幕后,发掘好的作品;霍尊虽然淡出了主流视野,但仍在小众音乐圈坚持创作。

说到底,刘欢当年对霍尊的夸奖,从来不是“捧一踩一”的套路,而是对一个真正爱音乐、有才华的年轻人的真诚认可。就像他在中国好歌曲里说的:“音乐这条路,最怕的不是‘红’,而是‘忘了为什么出发’。霍尊没忘,这就够了。”

所以,刘欢为什么现在很少提霍尊?或许在他心里,真正的提携,不是时刻挂在嘴边的“肯定”,而是让对方自由生长——哪怕走再远的路,也知道曾经有人为他的“初心”鼓过掌。

而对霍尊来说,刘欢当年那句“你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嗓子”,永远是他音乐路上最珍贵的“定心丸”。毕竟,能被这样的“耳朵”认可过,本身就足够了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