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娱乐圈沉浮30年,刘欢的“心若”究竟是什么底色?

提起刘欢,很多人的脑海里会跳出“歌坛常青树”“音乐教父”这些标签。但剥开这些耀title,你有没有想过——在流量更迭比眨眼还快的娱乐圈,他为何能始终站在“靠谱”的方圆里?从春晚舞台唱到奥运主题曲,从浓密头发唱到日渐微秃,那些年里,他没接过一档“撕X”综艺,没传过一条绯闻炒作,甚至连微博都像个“老干部”般,常年只发音乐相关。

刘欢心若

有人说他“佛系”,可翻开他的履历:内地第一个登上央视春晚的流行歌手(少年壮志不言愁),第一个在纽约中央公园举办个人演唱会的中国音乐人,金曲奖、中歌榜拿到手软,连国际巨星如Sting都称赞他的“声音里有力量”。这哪是“佛系”,分明是对自己的“心若”看得极准——要什么,不要什么,早就刻在了骨子里。

01 对音乐,“心若”是“我能给的,只拿得出最好的”

刘欢心若

刘欢的“心若”,首先是对音乐的“轴”。

90年代初,他凭弯弯的月亮火遍大江南北,唱片公司劝他趁热打铁出流行专辑,赚快钱。他却一头扎进故宫,为纪录片故宫主题曲熬夜查史料,琢磨如何用西洋唱法唱出中国古韵。有人笑他“傻”,流行歌手搞什么“文化音乐”?但他后来在采访里说:“音乐这东西,对得起自己,对得起听众,比对得起市场重要。”

这份“轴”,在好汉歌里达到了巅峰。98年水浒传找他作曲,他抱着水浒原著啃了半个月,觉得武松打虎不能只喊“嘿呀”,得有江湖的苍劲。于是他用山东梆子的元素编曲,自己唱得声嘶力竭,连导演都担心“太粗犷”,结果歌曲一播,全国都会唱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。

可谁又能想到,为了这句“星星参北斗”,他在录音棚熬了三天。编曲反复改,唱腔从“飘逸”到“粗粝”,他自己都说:“嗓子都吼劈了,但武松的‘狠’,不就这么着么?”这份“较真”,在他看来不是“精益求精”,而是“音乐里藏着人心,我敷衍了,观众是能听出来的”。

后来他听力下降,医生嘱咐别再高强度演唱,他却依然坚持开音乐会,只不过选曲更偏向古典和民谣。“唱不动飙高音了,但好音乐能慢慢说。”你看,他对音乐的“心若”,从不是“要一直站在顶峰”,而是“永远只拿得出最能让耳朵舒服的作品”。

02 对名利,“心若”是“聚光灯太烫,不如待在舒服的地方”

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“追逐名利”,但刘欢偏偏像个“异类”。

早年间片约不断,从北京人在纽约到甄嬛传,他演的角色都带着知识分子的执拗,可戏拍火了,他却推掉大半商业代言。“人家找我卖酒、卖保健品,我唱得出口吗?”他说。有次广告商开出天价,让他“随便哼两句就行”,他直接回绝:“钱谁不喜欢?但赚得烫手,晚上睡不着觉。”

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“低调”。2018年歌手请他当首发嘉宾,节目组想把他塑造成“王者归来”的人设,他却主动说:“别搞那些噱头,我就是来唱歌的。”舞台上他选了弯弯的月亮老歌,谢幕时微微鞠躬,说“这歌比我还老,希望大家喜欢”。后来有人问他“为什么不趁节目多曝光”,他笑:“我这年纪了,还争什么流量?有那工夫,不如陪女儿读读书。”

说到女儿,刘欢的“心若”里还藏着对家庭的“偏执”。早年妻子卢璐怀孕时,他推掉所有演出,天天在家煲汤、读胎教诗;女儿长大,他谢绝真人秀邀请,说“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看到爸爸在镜头前‘演’爸爸”。有次记者问他“是否后悔错过太多曝光”,他摆摆手:“名利像潮水,涨了总会退,家人才是岸——潮水来的时候,我得在岸上等他们啊。”

03 对困境,“心若”是“天塌不下来,慢慢走总能过去”

刘欢的“心若”,更在“人生低谷”时显得格外硬气。

2012年他被曝出患“脂肪肝”,医生警告再恶化可能危及生命。他没隐瞒,反而公开自己的病情,开始减肥、戒酒、锻炼。有粉丝看到他在公园跑步,满头大汗却笑着说:“胖了半辈子,终于有机会瘦一把,挺好。”有人劝他“别太拼”,他却说:“身体垮了,拿什么给家人作曲?拿什么给观众唱歌?”

更早前,父亲癌症住院,他一边陪护一边写歌,唱着唱着就红了眼眶,却还是笑着说:“老爷子说,听我唱歌就安心,那我多唱点。”后来父亲去世,他消沉了段时间,却在某次公益演出时说:“我爸爸告诉我,人活着不能光想着自己,能为别人做点什么,心里才踏实。”

你看,从疾病到亲痛,他很少抱怨,反而总把“还好”“没关系”挂在嘴边。不是他没软肋,而是他的“心若”里藏着“认命不认输”的韧劲——生活给了难题,不躲、不逃,咬着牙接住,然后告诉自己“天塌不下来,慢慢走总能过去”。

04 写在最后:刘欢的“心若”,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

现在的娱乐圈,太多人急着“红”:上综艺当“显眼包”,炒作博流量,立“学霸”“深情”人设,转头就被扒穿。但刘欢像个“老派侠客”,守着自己的道——对音乐真诚,对名利淡泊,对生活负责。

他曾说:“人这辈子,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,要什么。”刘欢的“心若”,大概就是这份“清醒”。在浮华的娱乐圈里,他守的不是“江湖地位”,而是心里那杆秤——称得起音乐,称得起观众,称得起自己。

所以下次再听到刘欢的歌,或许可以多听一句:那旋律里,藏着一个歌手用半生守住的“心若”——不随波逐流,不为五斗米折腰,只对自己内心的节奏负责。

这样的“心若”,又何尝不是娱乐圈最缺的“底色”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