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“好汉歌唱红半壁江山,好声音坐镇天价导师席,刘欢的钱袋子究竟有多深?他的收入到底算不算娱乐圈‘顶流’?”

提到刘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“这个一开口就赢在起跑线的男人”。从1987年亮相央视舞台开始,他的嗓音就像被施了魔法——时而苍茫辽阔(弯弯的月亮),时而磅礴大气(好汉歌),时而深情款款(千万次的问)。30多年来,他没像流量明星那样频繁刷屏热搜,却成了华语乐坛“活着的传奇”。可奇怪的是,这么一位“国民度炸裂”的音乐大佬,他的年收入似乎始终带着层神秘面纱:不像流量明星动辄晒大牌代言,也不像综艺咖频繁上节目捞金,那他到底靠什么赚钱?今天咱们就扒一扒,刘欢的“钱包”里,装着多少干货?

先说说最“实在”的歌手收入:经典作品是“印钞机”,但也得等“慢钱”

刘欢的歌手收入,从来不是“单曲卖爆”那种即时到账,更像是“细水长流”的持久战。你翻翻现在的音乐平台,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少年壮志不言愁这些歌,播放量依然稳居华语经典前列。要知道,流媒体时代,一首歌的播放量每突破千万,版权费就能进账数万元——而刘欢的歌,早就突破了“千万亿”播放量大关。有业内人士曾推算过,仅版权费这一项,他每年就能轻松入账七位数以上。不过这钱,“慢”得很:可能今年播得多,明年才能结算到位,完全不像流量明星“单曲火一首,广告接到手软”来得快。

刘欢年收入

演唱会呢?刘欢的演唱会可不好办。他坚持“不假唱、不搞流量伴舞、乐队配置拉满”,一场演唱会的成本能顶别人的三倍。加上他出场费一直卡得严——“少于这个价,对不起观众,也对不起音乐”,所以一年也开不了几场。但只要开,票价基本秒光,2018年“北京演唱会”门票刚放票就被抢空,黄牛价炒到原价10倍。按一场8000人场,均价1800元算,单场票房就超千万,扣除成本,他能拿走的分成也相当可观。只不过,他一年顶多开两三场,这部分收入更像“锦上添花”,不能当主食。

再看好声音的“天价导师费”:比流量明星少,但“含金量”拉满

2012年,刘欢空降中国好声音第一季,直接成了节目最大的“活招牌”。很多人不知道,当时其他三位导师(那英、庾澄庆、杨坤)的酬劳是“百万级+分成”,而刘欢的报价却“低”得让人意外——据传第一季只有300万,后来几季也才涨到500万左右。这放在明星导师圈,简直是“良心价”。要知道,现在某个流量明星上综艺,一期可能就得这个数。

为什么刘欢不坐地起价?答案可能藏在他的一句话说里:“我上这个节目,不是为了赚钱,是为了找好苗子,让更多人知道好音乐。”事实上,他确实没靠好声音“暴富”,反而倒贴了不少精力——每季录制,他都会花大量时间帮学员改歌词、编曲,甚至自掏腰包请乐队。可这钱,他花得心甘情愿:比如第一季学员梁博,就是他力挺的冠军,如今梁博成了独立音乐人中“能打”的存在,刘欢比谁都高兴。对他来说,导师费是“劳动所得”,但挖掘好人才、推动音乐发展,才是比钱更值的事。

最容易被忽略的“教授工资”:月薪不高,但这是他的“体面”

很多人不知道,刘欢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从1991年任教至今,他带过不少学生,有的成了歌手,有的成了作曲家,提起这位老师,学生们的评价几乎一致:“严格,但够真诚。”

那他的教授工资有多少?据公开资料显示,教授级别的月薪大概在2万-3万左右,一年算下来也就30万左右。这点钱,放在娱乐圈连“糊口费”都算不上,更别说和明星比了。可刘欢却干了30多年,为啥?他在一次采访里说:“我从小就想当老师,传授知识能让我觉得踏实。钱可以少,但不能丢了自己的‘本’。”是啊,对很多人来说,教授头衔是“镀金”,可对刘欢来说,这是他一辈子的“标签”——比舞台光环更重要的,是站在讲台上时,那份“传道授业”的责任感。

还有这些“隐性收入”:不张扬,但每一笔都“硬核”

除了主业,刘欢还有些“零敲碎打”的收入,比如早年给电影配乐(北京人在纽约胡杨树),报酬虽然没现在明星那么夸张,但架不住项目多;还有偶尔的商演,但他接得少,而且“三不接”——不低俗、不山寨、不符合他价值观的,直接拒绝。有传他早年投资过房地产,但刘欢本人从未证实,只是笑着说:“投资?我连股票都没买过,就懂音乐。”说白了,他不是不会赚钱,而是不想“为钱赚钱”——比起追着机会跑,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写歌、教学、陪家人上。

为什么我们总好奇刘欢的收入?因为他活成了“另一种成功”

回头看看,刘欢年收入多少?具体数字可能永远成谜,但能肯定的是:绝对没到“富可敌国”的地步,甚至在一线明星里都排不上号。可为什么大家提起他,更多的是“敬佩”而不是“可惜”?

可能因为他让我们看到:成功不只有“流量变现”这一条路。靠版权费细水长流,靠专业素养赢得尊重,靠情怀守住底线——刘欢的钱袋子里,装的不是数字,是30年如一日的“对音乐的较真”。他不必像流量明星那样焦虑“过气”,因为他的作品,就是“不倒的金字塔”;他也不用靠炒作维持热度,因为他的才华,就是最好的“热搜”。

说到底,刘欢的“收入”,早不止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。那是他用时间熬出来的经典,是他对音乐的坚守,更是他给娱乐圈的一句提醒:“真正值钱的,从来不是镜头前的‘人设’,而是骨子里的‘东西’。”这,才是我们最该从刘欢身上学到的“赚钱之道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