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帽子上的“福”字,藏着多少人不认识的“老讲究”?

要说娱乐圈里戴帽子最有味道的,刘欢算一个。不管是在舞台上唱歌,还是平时参加活动,他总喜欢顶着一顶帽子,稳稳当当的,像定了型似的。可细心的观众发现:这帽子上面,好像总有个“福”字?红底金字,绣得周正,有时候露一半,有时候全出来,跟着他摇头晃脑地“出镜”不少回。

有人问:“刘欢老师这帽子是定制的吧?‘福’字是图个吉利?”更有人好奇:“这帽子他戴了多少年?咋看那么旧,还舍不得换?”说起来,这顶“福字帽”可不是随便戴的,里头藏着的,是老一辈人的讲究,也是他半辈子“福气”的活招牌。

帽子上的“福”,是老辈人的“护身符”

刘欢帽子上面有福

刘欢1959年出生在北京,打小就浸润在京城的文化里。老北京人过日子,讲究“图吉利”“讨口彩”,尤其爱用“福”字——春节贴倒“福”,衣服上绣“福”,就连出门戴的帽子,都可能藏着“福”字,寓意“出门见福,福气满堂”。

他第一次戴这顶有“福”字的帽子,还是二十多岁的时候。那时候刚出道,唱少年壮志不言愁,天南海北地跑演出,风吹日晒的,母亲总担心他身体。临行前翻了翻衣柜,从箱底翻出一顶深蓝色的帽子,帽檐内侧绣了个小小的红“福”字,说:“戴着吧,这‘福’字跟着你,保平安。”

后来他真就“戴上了瘾”。从早期的毛线帽,到后来的鸭舌帽、贝雷帽,不管款式怎么换,帽子上总少不了这个“福”字——要么是绣在正面,要么是藏在侧面,有时是金线,有时是红线,但那股子“踏实”的劲儿,从来没变过。有次采访,记者问他:“刘老师,您帽子上的‘福’字,是不是家人绣的?”他笑着摆摆手:“哪有那么讲究,就是个普通的帽子,戴着心里舒服。”可谁都明白,这“舒服”二字,里头装的是对家人的念想,也是对“平安顺遂”最朴素的期盼。

“福气”背后,是半辈子的“熬”与“守”

很多人羡慕刘欢的“福气”——事业有成,家庭美满,唱功更是没得说。可这福气,哪是天上掉下来的?

他37岁时就查出得了血管瘤,医生说必须休养,不然可能有生命危险。可那时候正是事业上升期,好汉歌正火,全国各地邀约不断。他没犹豫,该停就停,该治就治。有记者问他:“这么火,舍得放下吗?”他说:“命都没了,要名气干嘛?”这一停,就是好几年。等到身体恢复,再回舞台时,身边不少新人冒出来,他却没慌,说:“唱歌不是比谁跑得快,是比谁走得远。”

这些年,他几乎没接过综艺,除非是跟音乐相关的。别人问他“不捞钱可惜吗”,他倒想得开:“钱这东西,够用就行。我守着我的音乐,守着我的家人,比啥都强。”你看他唱从头再来,眼神亮得像星星;跟女儿赌合唱跑调时,笑得像个孩子。这种“稳”,这种“淡”,不就是老话说的“知足者常乐”么?帽子上的“福”字,跟着他经历了病痛,经历了低谷,也陪他守住了初心,守住了那份对生活的热乎劲儿。

为啥“越简单的东西,越有生命力”?

如今再看刘欢的“福字帽”,突然懂了为啥它那么“出圈”。现在的娱乐圈,新潮造型层出不穷,今天闪粉,明天解构,可热闹一阵子就过去了。反倒是刘欢这顶旧帽子,带着点“土”,带着点“旧”,却越看越有味道。

因为这帽子上的“福”,不是刻意的“秀”,是骨子里的习惯;这“福气”,不是捧出来的“人设”,是半辈子熬出来的“实在”。就像他唱的歌,没有花哨的技巧,却字字戳心;就像他的人,没有虚伪的客套,却让人信任。

说到底,真正的“福气”,从来不是靠戴顶帽子就能得来的。它藏在每一次对生活的认真里,藏在每一次对选择的无悔里,藏在每一次对家人的牵挂里。刘欢的帽子上有个“福”字,而我们心里的那个“福”,或许就藏在对简单生活的热爱里,对内心坚守的执着里。

你有没有发现?那些真正有“福气”的人,往往活得最“简单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