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麾下的学员为何总能在中国好声音中戳中人心?十年沉淀下的"不选流量"到底藏了什么?

提到中国好声音,观众的记忆里总绕不开几个画面:那英猛地拍转椅时的大笑,汪峰抱着吉他沉吟的侧影,周杰伦戴着帽子耍酷的腔调。但刘欢组的片段,似乎总和别人不太一样——没有浮夸的 hype,没有刻意的煽情,甚至有时连导师的点评都慢悠悠的,像在和老朋友聊天。可偏偏就是这样的"慢",让他的学员成了节目里最"耐嚼"的存在:十年过去,有人忘了当年拿了冠军的学员叫什么,却能清晰地哼出扎西平措唱的达尼亚里那句"蓝天下的白云,飘着飘着就散了";有人不记得某季导师们的互怼名场面,却总在深夜循环康树龙的你是我心爱的姑娘,听他把"草堆上蹲着一位姑娘"唱得像村口的老故事。

刘欢学员唱中国好声音

刘欢的"反选秀"逻辑:不选"最会唱的",选"最该被听见的"

如果你仔细扒过刘欢在中国好声音的选人片段,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:他很少在学员开口前就拍下转椅,甚至会在其他导师都转身后,犹犹豫豫地再等上几句。有人笑他"慢半拍",可这正是他的"专业肌肉"在发力——比起"声音条件好不好",他更在意的是"这个人有没有东西"。

刘欢学员唱中国好声音

2016年第五季,扎西平措初舞台唱达尼亚,开口是略带沙哑的藏语,旋律简单得像山歌,可刘欢听完没有急着评价,反而问:"这首歌对你来说,意味着什么?"扎西平措说:"这是奶奶教我的歌,她说人就像云,聚了散,散了又聚,但心里的歌不能散。"那一刻,刘欢的眼里闪过光,他按下转椅时说:"音乐最珍贵的,不是技巧,是背后那个'人'。"后来扎西平措夺冠,很多人说他"黑马逆袭",可细想他的表演:没有炫技的高音,却能把藏语里的苍凉和汉语里的温柔揉在一起,听的人像看到了雪山上的经幡,风一吹,就跟着摇。

还有第七季的康树龙,一个来自农村的电工,唱你是我心爱的姑娘时,声音里带着粗糙的颗粒感,像砂纸打磨过木头。杨坤当场就说"这声音有故事",可刘欢的点评更细:"你唱'草堆上蹲着一位姑娘'时,眼睛里有光,那不是演出来的,是你真的想起她了。"后来康树龙被淘汰,刘欢在后台偷偷递给他一张纸条:"别丢了唱歌时眼里那股劲儿,那比任何技巧都值钱。"

这些人放在选秀节目里,或许不是"标准的好声音"——没有完美的音准,没有华丽的转音,甚至有些"土"。但刘欢要的,恰恰是这种"不完美里的真实"。他总说:"唱歌不是炫技,是把心里的话掏出来给人听。你心里的话真,观众就信;你心里的事真,观众就跟着疼。"

他的学员,总带着"不急不躁"的劲儿

可能有人会说:"刘欢组的学员,一开始都不太'炸'啊?"确实,对比那英组的"高音轰炸"、汪峰组的"摇滚热血",刘欢组的初舞台往往像一杯温水,初尝平淡,回味却有甘甜。但你细看他们的成长轨迹,会发现一个共同点:他们不追求"一夜爆红",而是扎扎实实地把每一句歌词磨出光来。

扎西平措夺冠后,没有立刻接商演、拍综艺,而是带着学员们去云南的小村庄采风,跟着老乡学唱山歌;康树龙比赛后,悄悄回了老家,在田埂上对着庄稼唱了三个月的歌,直到把"草堆上的姑娘"唱成了自己;还有第二季的李琦,刘欢当年说他"声音像旧棉袄,不漂亮,但暖",李琦后来也没走流量路线,而是一直在酒吧、小剧场的舞台上磨,把一首活着唱得能让全场人安静流泪。

这背后,其实是刘欢对"音乐寿命"的理解。他曾不止一次在采访里说:"有些歌手火得快,凉得也快,因为他们唱的是'观众想听的';有些歌手慢热,却能唱一辈子,因为他们唱的是'自己想说的'。"他的学员就像他种下的树,不急着开花,先把根扎深了,等到某天突然抽枝,长得比谁都高。

当"流量至上"成了行业病,刘欢组为什么像个"例外"?

这些年娱乐圈有个怪现象:大家都在追"爆款",追"热搜",却忘了"爆款"的内核到底是什么。有人说刘欢组的学员"不够吸睛",可恰恰是他的"不追",让学员们逃过了"昙花一现"的魔咒。

他不让学员刻意模仿流行,扎西平拒决赛时唱了自己改编的阿吉太,把藏戏的腔调融进去,有人说"太冒险",可刘欢说:"你是扎西平措,不是别人的影子。"他不让学员在台上卖惨,康树龙讲自己的电工经历时,笑着调侃"拧螺丝也能拧出节奏",台下观众笑完反而更心疼他——原来真正的共鸣,不是刻意煽情,是把真实的自己摊开来让人看。

最重要的是,他教会学员"慢慢来"。比赛时,有学员着急晋级,刘欢会说:"别想着一步登天,先把这首歌嚼碎了咽下去,让它成为你身体里的一部分。"出道后,有学员被催着出新歌,他会提醒:"歌是酿出来的,不是赶出来的,急了味道就散了。"

说到底,中国好声音办了这么多年,观众看久了绚烂的舞台,反而更想念这种"笨拙的真诚"。刘欢组的学员之所以能戳中人心,不是因为唱得多惊艳,而是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:在流量横行的时代,还有人愿意把音乐当"信"守,把内心的故事当"宝贝"捧。

十年过去,那些曾经转瞬即逝的高音、炫技的表演可能都模糊了,但扎西平措的达尼亚、康树龙的你是我心爱的姑娘还在很多人歌单里。原来真正的"爆款",从来不是策划出来的,是唱进人心里的自然生长。

就像刘欢常说的那句话:"音乐不用使劲,用心就好。"他的学员,大概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吧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