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除了好汉歌的吼声,刘欢的字凭什么让书法家都点头说“好”?

提到刘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内地乐坛常青树”,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好想说里“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”的深情。舞台上的他,声音厚重如老酒,情感浓得化不开,总能把一首歌唱进人心里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当这个“用声音讲故事”的男人放下话筒,拿起毛笔时,会写出什么样的字?

刘欢字

那些年,刘欢的“第二重身份”是“书法爱好者”

其实在很多采访里,刘欢都提过自己跟书法的不解之缘。年轻时就爱传统文化的他,练字不像现在这样“高调”,更像是一种“秘密习惯”——录音间隙、拍戏空档,甚至在家陪女儿写作业时,他都会铺开一张宣纸,蘸上墨,一笔一划地写上几行。

刘欢字

有人可能要问:“一个大忙人,哪有时间练字?”刘欢曾在节目里笑着说: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挤挤总是有的。对我来说,练字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,更像是一种‘心灵的散步’。”你看他写的字,不像某些明星那样追求“网红体”的飘逸,反而透着一股笨拙的真诚——笔画不刻意求快,却透着沉稳;结构不刻意求奇,却藏着规矩。就像他的人,舞台上有多耀眼,生活中就有多低调。

他的字里,藏着“不完美”的人生哲学

刘欢字

去年有次公益活动,刘欢现场写了一幅“宁静致远”,字是行书,不张扬,却有劲儿。有网友翻出照片细看,发现他的字里不少笔画都带着“飞白”——就是墨色不匀,透出纸的底色。可偏偏这种“不完美”,让人越看越有味道。

有人说:“刘欢的字,跟他唱歌一样,有‘生活气’。”这话不假。他写“大道至简”时,最后一捺拉得特别舒展,像是在舞台上唱到高音时,那种发自内心的舒展;他写“脚踏实地”时,“足”字的最后一笔顿得有力,又像他在导师席上点评学员时,那种不糊弄的认真。你看,他从不把自己的字包装成“艺术品”,反而像跟朋友聊天一样,把对生活的理解一笔一划地写进宣纸里。

连书法家都说:“这字,有‘人味儿’”

之前有次书法展览,刘欢的一幅小楷心经被放在展厅角落,却意外引来很多书法家驻足。有位老书法家看完直点头:“现在很多明星的字,一看就是‘练套路’出来的,好看但没灵魂。刘欢的字不一样,能看出是真心在写,每个笔画都在‘说话’。”

这话其实说到点子上了。刘欢的书法,没拜过什么“大师”,也没参加过什么“书法班”,他就是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慢慢琢磨。就像他唱歌从不刻意炫技,用情感打动人一样;他的字也不刻意追求“技法”,用“真诚”打动人。这种“不功利”,恰恰是最难得的——在这个什么都求“快”的时代,愿意花时间慢慢打磨一件事,本身就是一种态度。

从“舞台刘欢”到“案头刘欢”,变的是身份,不变的是“沉淀”

这些年,我们看着刘欢从“当红小生”变成“乐坛前辈”,从一头浓密的黑发到如今的两鬓霜白。变的是他的外表和身份,不变的是他对“好东西”的坚持——好歌要反复磨,字要一笔一划写,人要实实在在活。

就像他写的字,没有那么多花哨的技巧,却越品越有味道。这大概就是刘欢最让人佩服的地方:在这个浮躁的娱乐圈里,他既能站上舞台光芒万丈,也能回到案头安安静静地写几行字。不追热点,不蹭流量,只把时间花在“自己喜欢”和“值得”的事情上。

所以下次再看到刘欢,除了记得他那些经典的老歌,不妨也想想他的字——那不是一个“明星”的书法作品,而是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,对传统文化的敬畏,对“慢慢来”的坚持。毕竟,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把一件事做好的人,无论是唱歌,还是写字,都值得我们点个“赞”,不是吗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