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为什么刘欢在好声音的演唱,总能让人忘记比赛的存在?

说起来,提到中国好声音,大家脑子里跳出的可能是那些一夜成名的学员,是四位导师转身的经典瞬间,但有一首歌,可能比很多冠军学员的表演更让人难忘——刘欢在好声音舞台上唱的喂。这首歌没有炫技,没有高音,甚至没有太多舞台灯光的烘托,就这么一个坐着、微微低头开口的画面,让整个演播厅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,连台下的那英、杨坤、庾澄庆都忘了点评,只是眼神发亮地盯着他。

刘欢好声音演唱
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刘欢的演唱总有种“定心丸”的力量?作为看过多季好声音的老观众,我总记得他从不刻意煽情,也不追求“炸场”效果,可只要他一开口,你就觉得“这首歌就该这么唱”。就像喂里,那句“喂?喂?你听得到吗?”他没有用撕裂的嗓音去表现孤单,反而像是在深夜拨通一个再也打不通的电话,声音里带着沙哑的温度,像在说一个真实的故事,而不是唱一首歌。

这跟他几十年的音乐积累分不开。早年间唱少年壮志不言愁时,他是用青春的锐气喊出“金色的彩霞为我铺路”;后来唱千万次的问,又把游子的漂泊和追问揉进旋律里;到了好声音的舞台,他早已褪去了青涩,只剩下对音乐最纯粹的敬畏。有次采访他说:“唱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,是为了把心里的东西传出去。”你看,他从不纠结“技巧”,反而总在琢磨“这首歌里藏着什么情绪”。

刘欢好声音演唱

在好声音当导师的那些年,他也不是没“炫技”过,但更多时候,他把精力放在帮学员找到自己的声音。有个叫徐少华的学员,唱无所谓时总模仿杨坤的沙哑,刘欢听完没急着点评,反问他:“你有没有想过,你唱这首歌的时候,脑子里在想什么?是想告诉谁‘无所谓’?”后来徐少华放下模仿,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去唱,反而打动了所有人。这就是刘欢的“演唱哲学”——好的演唱不是复制别人,是找到属于你自己的“那一句”。

更难得的是,他总能在最简单的地方让人看到“高级”。记得第二季他唱从头再来,没有加任何花腔,甚至没有站起来,就这么坐在椅子上,一句一句慢慢唱,可唱到“心若在梦就在”时,你突然会想起那些为了生活咬牙坚持的日子,眼眶一下子就热了。有人说“这是岁月的沉淀”,可我觉得,这是他对生活的理解——真正的演唱不是“演”出来的,是你对这首歌的共情有多深,观众就能感受到多真。

现在回头看,好声音舞台上出现过太多惊艳的演唱,但刘欢的表演始终像一壶温水,看似平淡,喝下去却后劲十足。他不用嘶吼证明自己,不用灯光抢风头,甚至不需要太多肢体动作,只要一张嘴,你就知道——这位歌者,是真的把音乐刻进了骨子里。

说真的,当我们在追那些“一夜爆红”的学员时,是不是也该回头想想:真正的好音乐,到底该是什么样?或许刘欢在好声音的每一次演唱,都在回答这个问题:它不必惊天动地,却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,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