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成都演唱会真的只唱了好汉歌?那些让你耳朵怀孕的歌,藏了多少成都人的DNA?

成都的秋天,好像总是自带BGM。前阵子天府广场地铁站里突然飘来一句“天地之间有杆秤”,旁边排队等核酸的大爷跟着哼了两句,后面穿校服的女孩子直接接上“那秤砣是老百姓”——场面一度像某位“歌坛老神仙”开了露天live。

刘欢在成都唱的歌

没错,说的就是刘欢。

10月28号那晚,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挤进了三万多人。有人从重庆坐高铁来回就为听两小时,有人举着1998年好汉歌发行时的CD壳当灯牌,还有个穿汉服的小姑娘,在合唱弯弯的月亮时,眼泪把腮红都晕开了。

刘欢在成都唱的歌

但话说回来,提到刘欢在成都唱的歌,你脑子里第一首跳出来的是不是还是“大河向东流”?

其实那晚的歌单,像老成都的串串香——你以为全是熟悉的辣,咬下去才发现有藏在竹签里的温柔回甘。

他早就不只唱“好汉”了,可你听过他唱成都吗?

开场前半小时,场馆里循环的好汉歌前奏已经把气氛炒热了。可当刘欢穿着黑色连帽衫,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出现在舞台时,第一句唱的却是凤凰于飞的“旧梦依稀,往事迷离”。

没有花哨的舞台特效,他手里拿瓶矿泉水,麦克风稍微歪一点,像坐在自家客厅里聊天。可那声音一出来,后排几个男生突然就安静了——“是刘欢啊,不是原唱,比原唱更稳的那个。”

真正让全场“破防”的,是千万次的问。前奏响起的瞬间,左边看台有个女生突然捂住嘴,她男朋友轻轻拍她的背。其实这首歌被翻唱过太多次,但刘欢开口的“千万里,我追寻着你”,像把刀子,直接剖开了藏在成年人体里的那点“不甘”。

“成都人都懂的,可能在加班的深夜,或者在和朋友喝多了的夜晚,突然就会想‘我到底在追什么’。” 后散场时,在便利店买水的大哥举着手机给我看,歌单最后一首歌,他偷偷加了首赵雷的成都,“没想到他居然唱了,还改了一句‘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,哦哦,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也不停留’——我们当场就疯了。”

那些“非主打”里,藏着多少人的青春BGM?

你敢信吗?刘欢唱弯弯的月亮时,舞台上的大屏幕放的是老成都的黑白影像:锦江边的乌篷船,春熙路的老百货,90年代骑自行车的人群。

“遥远的夜空,有一个弯弯的月亮,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……” 有多少成都人,是听着这首歌跟着妈妈学炒菜的?后排穿校服的男生突然跟着小声唱,旁边的妈妈笑着推他一下,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。

还有从头再来。1998年抗洪,2008年地震,这首歌的歌词像刻在成都的城市记忆里。“心若在梦就在,天地之间还有真爱”唱到第二遍时,场馆里几万人一起挥动手臂,手机灯晃成一片星河。那天晚上有个摄影师在社交平台发了张图:刘欢仰头唱歌的剪影,下面是晃动的光海,配文:“原来真的有人,能用40年歌声,给一座城市撑着伞。”

为什么三万多人愿意花200块,听一个人唱两小时“老歌”?

散场时,听见两个95后女生对话。

“我本来以为会很闷,都是我爸辈的歌。”

“结果呢?”

“结果我妈打电话给我,说‘你快听,他唱的好汉歌和我年轻时听的一模一样’——原来我们和爸爸,听的同一首歌啊。”

是啊,现在打开音乐软件,全是“甜妹嗓”“电音rap”,可刘欢的声音为什么还能让年轻人买账?

可能是因为他从不“端着”。唱亚洲雄风时,他会和观众开玩笑“当年这首歌火的时候,我还没发福呢”;唱少年壮志不言愁时,他突然停下来指指耳朵,“后排的朋友声音大一点,我这岁数了,耳朵不好使”。

更重要的,是这些歌里藏着的“真”。没有炫技,没有套路,就是一个人站在台上,用几十年唱歌练出来的肺活量,把中年人的无奈、年轻人的迷茫、老年人的怀念,一股脑儿酿成酒,灌进听众的耳朵里。

就像那天晚上,他唱完最后一首天地良心,对着观众深深鞠了一躬,说:“谢谢成都,你们让我知道,有些歌,真的能陪着人走一辈子。”

走出场馆时,秋风吹过,远处传来隐约的哼唱——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。

突然想起散场前,那个举着CD壳的大爷说的话:“我女儿今天18岁,她第一次听好汉歌,就跟着我吼完了整首歌。刘欢这嗓子,是刻在我们DNA里的,不管过多少年,一响起来,就知道‘啊,是那个年代的歌啊’。”

所以刘欢在成都唱的歌,到底有什么特别?

可能是他唱的从来不只是“歌”,是成都人的青春,是三代人的共鸣,是藏在岁月里,那颗永远不会老的“真心”吧。

下次再有人说“刘欢就是唱好汉歌的”,你告诉他:

“你去成都问现场的三万人,他唱的,是我们整个时代的回响。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