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你敢信?刘欢王力宏同台唱的歌,居然成了几代人的“KTV必点清单”?

要论华语乐坛的“双峰并峙”,刘欢和王力宏绝对能排进前五。一个是从北京人在纽约唱到好汉歌,嗓音醇厚如陈年佳酿,被称“华语乐坛活化石”的“老大哥”;一个是用龙的传人掀起“chinked-out”风潮,集创作、制作、演唱于一身,被粉丝喊“优质偶像”的“才子”。两人的歌单单独拎出来都能写本书,可当他们同台发声,那碰撞出的火花,简直能点燃整个时代的记忆。

刘欢和王力宏唱的歌

他们的歌,为什么一听就有“年代感”?

说真的,第一次听刘欢和王力宏合唱,你会不会愣一下?——刘欢的声音像大提琴,低沉时能压住整首歌的根,高亢时又像山涧瀑布,带着股“舍我其谁”的穿透力;王力宏则像小提琴,高音清亮如银铃,中音带着R&B的慵懒,创作时总爱往旋律里“藏”点东西,可能是昆腔的念白,可能是非洲鼓的节奏,甚至是一句京剧的韵白。两种声线拧在一起,像太极的阴阳两极,看似冲突,实则互补。

刘欢和王力宏唱的歌

比如2005年王力宏发行专辑盖世英雄,主打“中国风”,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直到找刘欢合作了在梅边——刘欢负责开篇那段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”,昆腔的韵味被他唱得像在念古文,字字都带着岁月的包浆;王力宏接着唱“为谁开?为谁开?那茬颜也难留”,从R&B转flow,又突然插入一句“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”,传统和现代咬得严丝合缝。那首歌后来成了无数人心中“中国风天花板”,不是没道理的:刘欢给了它文化根骨,王力宏给了它流行血肉。

除了在梅边,还有哪些“神仙合作”?

刘欢和王力宏唱的歌

很多人只知道在梅边,其实刘欢和王力宏的同台,早就藏在不同年代的“时代切片”里。

2008年汶川地震,文艺界搞了场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。台上,刘欢唱完了从头再来,眼眶还红着;王力宏抱着吉他上台,两人临时合了首让世界充满爱。没有排练,刘欢用他那标志性的“胸腔共鸣”托着旋律,王力宏则在副歌加入和声,高音处像要破开云层。台下观众跟着合唱时,很多人偷偷抹眼泪——那不是精心设计的舞台效果,是两个用音乐说话的人,用真心碰出的火花。

还有更早的同一首歌跨年晚会,两人合唱你鼓舞了我。刘欢的声音像厚实的土地,王力宏的声线像向上生长的藤蔓,互相缠绕着攀升到最高音。没有炫技,没有改编,就是两个好嗓子硬生生把一首歌唱得“荡气回肠”。后来网上有人说:“那是我见过最像‘歌坛大哥’和‘小弟’的合作,没有勾心斗角,只有互相托举。”

为什么他们的合唱,总让人“一听就入戏”?

说到底,刘欢和王力宏的歌能成为“时代BGM”,从来不是因为旋律有多抓耳,而是因为他们唱的从来不只是“歌”。

刘欢的歌里有“阅历”。唱千万次的问,你能听出浮华背后的迷茫;唱从头再来,你能听出跌倒后的坚韧;唱好汉歌,你能听出江湖豪气里的悲怆。他的声音像一本摊开的书,每一页都写着“认真活过”。

王力宏的歌里有“少年气”。早期的龙的传人带着年轻人的骄傲,中期的唯一藏着恋人的温柔,后来的改变自己又有成长的通透。他的声音像一幅没干的水墨,每一笔都晕染着“不肯服输”的劲头。

当他们一起站在舞台上,就像一位阅尽千帆的长者和一个永葆热血的少年并肩而立。长者说“别怕,路还长”,少年说“快走,天光大亮”,两种声音叠在一起,自然成了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共情的“成长配乐”。

现在打开KTV,还是能有人点在梅边,然后对朋友说:“你听,刘欢的厚重和王力宏的灵气,这俩人凑一起,绝了。”

你还记得刘欢和王力宏合作过的哪些歌?哪一句歌词,曾在你心里扎过根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