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娱乐圈的谣言,永远比剧本还敢写。最近网上突然冒出个说法:“刘欢和湖南电视台结婚了!”乍一听我差点以为手机坏了——刘老师好歹是华语乐坛的定海神针,湖南台是省级卫视,这俩“物种”怎么就凑一块儿“领证”了?是谣言作者刚看完乡村爱情跨界写剧本,还是观众熬夜追剧熬到出现幻觉了?
先说说刘欢吧。这位大爷在娱乐圈是什么样的存在?头发掉得比作品少(开玩笑的),但作品是真的硬核:千万次的问好汉歌弯弯的月亮,哪首不是刻在80后、90后DNA里的BGM?人家早年去国外留学,学的是古典音乐,后来回国当教授、带学生,平时除了录歌就是上综艺吐槽,连歌手舞台上都透着一股“我唱我的,你们随意”的随和。公众视野里的刘欢,形象一直很稳——对家庭专一,对事业较真,连参加中国好声音时护着学员的样子,都像老父亲一样慈祥。
关键的是,刘欢的妻子卢璐是谁?可不是什么“神秘人士”,人家是独立导演、作家,俩人1990年就结婚了,女儿刘一丝也是公众熟知的“星二代”,虽然不常在露面,但一家三口的幸福模样,明里暗里没少被媒体报道。刘欢在接受采访时说过:“我太太是我这辈子最好的作品。”这恩爱秀了三十多年,突然来个“和湖南台结婚”,怕不是要气得卢导演拿剧本砸键盘?
再来说说湖南广播电视台。这可不是个人,是个正经八百的事业单位,是全国三大省级卫视之一,手里攥着快乐大本营歌手声生不息等王牌节目,员工几千号人,台长换了好几任了,每个台长上任时新闻标题都严肃得很,哪来的“结婚”条件?难道要和某个主持人“办公室恋情”,还是准备和某个综艺IP“领养个孩子”?咱先不说法律允不允许,就这体量,国家广电总局怕是第一个不同意——毕竟电视台要讲政治、讲导向,总不能让湖南台在新闻联播后报幕:“接下来,欢迎刘欢老师的‘湖南台老公’上台发言?”
那这谣言到底咋来的?扒了扒源头,发现最早是个营销号发的“标题党”文,没配任何证据,就一句“内幕消息:刘欢与湖南电视台秘密领证,背后原因让人意外”,底下配了张刘欢在湖南台录节目的旧照,背景里还有歌手的logo。这操作简直侮辱智商——照这么说,我在肯德基吃了十年全家桶,是不是就能和肯德基“结婚”了?毕竟照片里我抱着汉堡笑得比结婚照还开心。
说白了,这种谣言就是抓住了几个“痒点”:一是刘欢在湖南台的歌手我是歌手上留下了太多经典瞬间,观众对他和湖南台有“绑定印象”;二是娱乐圈确实明星和平台“深度捆绑”的例子不少,比如何炅和湖南台、撒贝宁和央视,但深度归深度,也没人说人家“结婚”啊;三是流量时代,谣言比真相更吸睛,营销号不管真假,先把“重磅”“独家”砸上去,赚点击量再说,等辟谣了热度也过去了,多“划算”。
但谣言这东西,就像嚼过的口香糖,吐出来脏手,捡起来恶心。刘欢老师快60岁的人了,作品里全是岁月的沉淀,私生活里全是家庭的温暖,非要把他拉到这种无厘头的谣言里消费,不觉得寒碜吗?湖南台顶着“国家级卫视”的名头,一天到晚想着怎么做好节目、传播正能量,结果被造谣“和明星结婚”,要是真让台里知道了,怕是要气得连夜开编前会教育员工:“以后写剧本,起码把法律常识学学!”
其实咱们观众也挺冤的。谁不想看点真的八卦?明星的新歌、新剧、真实的生活状态,比如刘欢老师最近是不是又出了新作品,卢导演有没有拍新电影,湖南台明年有什么好综艺,这些大家伙儿讨论起来不香吗?非要把正经人往歪路上带,造这种一看就是漏洞百出的谣言,除了拉低智商,还能干嘛?
所以啊,下次再看到这种“XX和XX结婚”的标题,咱先别急着转发,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这俩有“结婚”的客观条件吗?信息源是官方还是营销号?看完会不会让人想“这谣言是不是智障”?想明白了,谣言自然就死在自家手机里了。
至于刘欢和湖南电视台,一个是大艺术家,一个是省级卫视,人家最好的“关系”,就是继续用好作品、好节目给观众带来快乐——这就够了,真“结婚”了?那才真是娱乐圈2024年最离谱的“年度笑话”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