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常说,娱乐圈是个名利场,人来人往,聚散有时。但有些艺人,不管多少年过去,观众提起他们,脑子里蹦出来的永远是经典角色或惊艳歌声。比如刘欢,那个唱千万次的问能让全场静默的“中国流行音乐教父”;比如李连杰,那个在银幕上拳打脚踢、将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“功夫皇帝”。这些年,歌迷和影迷们总惦记着:这两个为艺术拼了大半辈子的“老炮儿”,身体到底咋样?
先说刘欢。说起来,大家对刘欢的印象,除了“铁肺”,可能就是“越来越圆润”的身材。早年间在舞台上,他永远是穿着深色西装、微胖但精神头十足,开口就是“大河向东流啊”的豪迈或是好汉歌的激昂。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观众发现,刘欢的“圆润”似乎越来越明显,2019年在歌手舞台上唱弯弯的月亮时,有人算过,他的体重一度超过200斤。于是网上各种声音都有:“是不是糖尿病?”“这么胖还能唱吗?”甚至有人猜他是不是“退休享福去了”。
其实刘欢自己早就解释过。2019年他接受采访时说过,2010年做微创手术伤了脚,术后为了恢复,只能卧床养着,加上当时要给学生赶论文,每天坐着不动,体重“蹭蹭涨”上来。更关键的是,他年轻时身体底子就好,加上代谢慢,胖是胖了,但身体一直没出大问题——除了有点脂肪肝和高血压,这些年他没住过院,反而比年轻时更爱分享生活:会晒自己做的红烧肉,会和老友凑一桌打麻将,偶尔开个演唱会,嗓子依然能飙到High C。
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对音乐的执着。2022年他参加我们的歌,虽然有段时间因身体原因“暂停营业”,但一回归,状态好到让后辈惊讶:“欢叔唱完一首,后台所有人都在鼓掌,那感觉就像大学时听教授讲完一堂大师课。”他总说:“只要嗓子还行,只要有人愿意听,我就一直唱下去。”现在的刘欢,除了比年轻时稍显“富态”,眼神里的光和唱腔里的劲儿,丝毫没变。
再说说李连杰。相比刘欢的“稳”,李连杰的“变”更让人心疼。想当年拍黄飞鸿时,他一个侧踢能踢碎三块木板;拍方世玉时,从三层楼高的吊威亚跳下,眼神里全是“我没在怕的”。可谁能想到,那个曾经在银幕上“刀枪不入”的“功夫皇帝”,如今却要拄着拐杖走路,有时甚至站不稳,得靠妻子利智搀扶。
这一切都要从2004年说起。那年拍摄霍元甲时,李连杰在拍跳楼戏时伤到了脊椎,后来确诊了甲亢,加上常年拍武戏留下的一身旧伤,他的身体开始“走下坡路”。2013年,他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拄拐的照片,第一次坦言:“这些年,一身病痛,骨头都磨得差不多了。”2019年,他在一次活动中直言:“我现在连一杯水都端不稳,只能靠利智帮我。”更让人揪心的是,有媒体拍到他在寺庙祈福时,身体僵硬,脚步蹒跚,完全没了当年的矫健。
但李连杰没被身体打垮。这些年,他很少接武戏,把重心转向了公益和太极。他成立了“壹基金”,为灾区捐款捐物;他拍太极纪录片,希望更多人能通过太极强身健体。有人问他:“后悔吗?那么拼命拍戏,现在身体这么差?”他总是笑着说:“不后悔。我只是把银幕上的英雄,变成了现实里的‘公益人’。”现在的李连杰,虽然走路不再利索,但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,眼神依然坚定,还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更多人——这大概就是“侠之大者”的另一种诠释吧。
说到底,刘欢和李连杰的身体变化,其实也是娱乐圈大多数艺人的真实写照。为了给观众留下经典,他们年轻时拼尽全力,熬夜拍戏、飙歌、上综艺,耗的是心血,亏的是身体。可岁月从不会偏袒任何人,白发会生,皱纹会来,身体的“报警声”也会准时响起。
但让人欣慰的是,他们都学会了和“不完美”的自己和解。刘欢该吃吃该唱唱,用豁达对抗岁月;李连杰放下了“功夫皇帝”的架子,用公益和太极续写人生。他们的经历其实也在告诉我们: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不管多拼,别忘了好好爱自己;毕竟,对观众来说,他们不仅是舞台上、银幕上的“传奇”,更是一个个真实、鲜活,会老、会疼,却从未放弃生活的“普通人”。
所以啊,下次再看到刘欢发福的身影、李连杰蹒跚的步伐,别急着说“老了不行了”,不如多给他们一点掌声——毕竟,那些年,他们用才华和汗水,陪我们走过了青春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