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当歌唱祖国遇上流行唱法,刘欢和弟子唱红歌,是情怀变现还是音乐传承?

去年秋分,央视“唱响新时代”晚会的后台,刚结束不忘初心彩排的刘欢被弟子们围住。23岁的尚雯婕举着手机凑过来:“刘老师,您刚才那个‘谁愿意亲亲密密地战友,还是那生死相依的弟兄’,我录了三遍才对上气口!”话音未落,72岁的李光羲拄着拐杖走过来,拍了拍尚雯婕的肩膀:“小尚啊,你听,欢子唱红歌,从来不用嗓子,用的是心尖子。”

刘欢和弟子唱红歌

这段没被放进正片的对话,成了当晚观众讨论最多的“彩蛋”。当大多数人还在争论“老歌手唱红歌是不是吃老本”时,刘欢带着他的弟子们——从蒋文豪、扎西平措这样的好声音冠军,到孙伯纶、金志文这样的流行唱将,用一场场红歌音乐会撕开了一个口子:原来红歌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,是能和当代年轻人心跳同频的“活水”。

一、他不是“红歌手”,是把红歌唱成了“人生教材”的刘欢

刘欢和弟子唱红歌

提到刘欢和红歌,很多人会想起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,他和韦唯合唱亚洲雄风的意气风发,或是2019年春晚我和我的祖国里,他和国防大学合唱团合作的泪目瞬间。但鲜少人注意到,这些年他极少主动以“红歌歌手”自居,却在音乐教学中,把红歌当成了必修课。

“我教学生,第一节课就听黄河大合唱。”在某次音乐大师课上,刘欢曾这样解释,“红歌里藏着中国人最本真的情感——不是小情小爱的悲欢,是‘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’的呐喊,是‘一条大河波浪宽,风吹稻花香两岸’的乡愁,是‘我们走在大路上,意气风发斗志昂扬’的希望。这些东西,比任何炫技都能立住一个歌手的魂。”

刘欢和弟子唱红歌

他的弟子扎西平措对此深有体会。2017年拿下中国好声音冠军后,扎西曾困惑于“民族唱法该怎么融入流行”。刘欢没多讲理论,直接让他去听延安时期的东方红老唱片:“你去听那些老陕唱歌,不讲究什么转音,就是站在黄土坡上,把心里的呐喊吼出来。你的嗓音里有高原的辽阔,那就是你的根。”后来扎西在歌手舞台上改编达拉崩吧,把藏族民歌的颤音和电子音乐结合,很多人说“惊艳”,但他自己知道,那是从红歌里学到的“用真情实感打底子”。

二、弟子们的“红歌变形记”:从“任务”到“使命”

刘欢的红歌课,从来不是“照本宣科”。他会带着学生去井冈山,在黄洋界哨口唱十送红军,让他们感受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悲壮;也会让他们去深圳,在莲花山顶唱春天的故事,体会“改革开放吹来的春风”。这些经历,让弟子们对红歌的理解,从“应景的任务”变成了“必须担起的使命”。

蒋文豪是中国好声音第九季的冠军,初见刘欢时,他还是个唱R&B的“情歌小子”。第一次被安排学唱映山红,他躲在琴房抱怨:“这调子太老,年轻人谁听啊?”结果刘欢拉着他的手,放了一段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:“你看潘冬子唱这首歌的时候,山里的杜鹃花都开了,那是他对红军的期盼啊。你能不能把心里的‘期盼’,用年轻人能听的方式唱出来?”

后来蒋文豪改编的映山红火了——他用R&B的节奏打底,副歌部分加入摇滚的嘶吼,却在第二段突然清唱:“夜半三更哟,盼天明……”台下观众跟着打拍子时,他自己哭得唱不下去。“原来老歌真的能打动年轻人,不是因为它老,是因为它说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光。”蒋文豪说。

更让人意外的是尚雯婕。这位以“电音女王”形象出道的歌手,曾坦言自己“没怎么听过红歌”。直到和刘欢合作不忘初心,她才发现:“这首歌的旋律很简单,但刘老师唱的时候,你感觉他不是在唱,是在‘走’——从雪山草地,到北京天安门,几十年的人生路都在里面。”后来她为电影流浪地球创作有种,特意在间奏里加入歌唱祖国的口琴旋律,“不是为了致敬,是觉得,那种‘把未来握在手里’的感觉,和红歌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。”

三、红歌为什么“不老”?因为它藏着每个中国人的“初心密码”

有人问刘欢:“现在短视频上全是‘红歌Remix’,你支持这种创新吗?”他当时正在给孙伯纶的我和我的祖国编曲,头也没抬地说:“支持啊!就像包饺子,你可以炸着吃、煮着吃、蒸着吃,但得是面粉做的,不能拿面包冒充。”

他的音乐厅里,放着弟子们各种版本的“红歌实验”:金志文的黄河颂加了布鲁斯口琴,唱得沧桑又豪迈;杭盖乐队把游击队之歌和蒙古长调结合,草原的雄浑和战斗的激烈交织在一起;就连00后弟子单依纯,在中国新声代上唱送别时,也偷偷加了段哼鸣,说“想让爷爷辈的人想起年轻时的爱情,我们这代人想起和朋友的离别”。

这些创新没有引来“亵渎经典”的骂声,反而让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音乐厅——00后小林说:“以前觉得红歌是‘爷爷辈的歌’,听了才发现,原来我的祖国里‘一条大河’是鸭绿江,也是我们家乡的松花江;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,我打游戏时BGM都听过,只是不知道它的故事。”

结尾:当红歌成为“对话”,音乐就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

去年冬天,刘欢在北京举办了一场“红歌师生音乐会”。最后一场,他和所有弟子合唱歌唱祖国,没有华丽的编曲,也没有炫目的灯光,只是简单地站在舞台上,手挽着手唱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”。

台下坐着不少白发老人,跟着节奏轻轻打拍子;也有穿潮牌的年轻人,举着手机录像,眼里闪着光。那一刻突然明白,刘欢和他的弟子们唱红歌,从来不是为了“炒冷饭”,而是想告诉所有人:红歌不是过去式,它是现在进行时——是戍边战士的界碑,是航天员的“感觉良好”,是每个普通人在平凡日子里“不放弃”的底气。

就像刘欢在音乐会后台说的:“音乐没有新旧,只有真伪。只要心里有那个‘初心’,红歌就永远不会老。”下次再听到有人唱红歌,或许我们可以多听一会儿——你听,那旋律里,藏着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心跳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