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里的重庆,总有种特别的烟火气。解放碑的霓虹刚亮起,江边的微风里裹着火锅的香,而另一头,重庆奥体中心的灯光早就已亮成一片海洋——红色,是这座城市刻在DNA里的颜色,也是力帆球迷永远的战袍。
你见过看台上全情投入的刘欢吗?
不是舞台上吟唱好汉歌的豪迈,也不是春晚里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深情,而是穿着夹克、双手紧握、偶尔忍不住指着球场喊上两句的“普通球迷模样”。有老球迷记得,多年前力帆还在大田湾体育场的时候,刘欢就常出现在看台中央。那时他还是意气风发的“刘老师”,却能跟着球迷一起站起来,为主队的每一次进攻欢呼,为每一次错失良机扼腕。
“他的嗓子能唱弯弯的月亮,喊加油却比谁都亮。”一位跟了力帆二十年的球迷大爷笑着说,“有次比赛,力帆落后,他站起来吼‘重庆崽儿顶起’,周围人都懵了——这不是歌里那个温柔的刘欢啊!”
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刘欢和重庆的缘分,早不止于“偶尔看球”。他说过:“重庆是座有骨气的城市,不管是火锅的麻辣,还是球迷的执着,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。”这股劲儿,和力帆的精神像极了。
想当年力帆还在甲B摸爬滚打的时候,球迷举着“跟到力帆走,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”的标语,硬是把主场气氛搞得比当时的中超还热闹。后来冲超成功,更衣室里喷的香槟,看台上飘的红绸子,刘欢在电视里看到这一幕,笑着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‘从头再来’——他们唱的是足球的歌,比我的从头再来更有劲儿。”
他确实把这种“劲儿”写进了歌里。为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唱主题曲时,他用最朴实的嗓音唱“爱简单,心安然”,后来力帆最艰难的保级赛季,有球迷就把这句歌词改编成“拼到底,不放弃”,在看台上传唱。刘欢听说后,在采访里特意提了一句:“希望我们的‘重庆崽儿’记住,足球和人生一样,不到最后一刻,永远不能低头。”
你会不会好奇,一个站在华语乐坛顶端的人,为什么会对一支球队如此上心?
有次采访,记者问他:“您跟那么多明星朋友都过从甚密,却很少看他们的演唱会,怎么总往足球场跑?”刘欢摸了摸下巴笑了:“唱歌是我的工作,但看球是我的生活。你们知道吗?力帆主场的最后一排,有个位置我常年留着——不是VIP,就是普通球迷座。在那里,不用顾忌形象,不用想唱歌技巧,就是跟着吼,就是跟着跳,那种纯粹的快乐,在别处真找不到。”
他说起力帆的老队长,眼睛都亮了:“有个球员,腿都快断了,还坚持踢到最后一分钟。下场的时候一瘸一拐,球迷都喊他的名字,他回头笑了一下——那个笑容,比任何奖杯都让我难忘。这才是体育,这才是重庆。”
如今,力帆经历了几起几落,从甲A到中甲,再到如今的重庆铜梁龙,那些红色的记忆却从未褪色。而刘欢,也从“刘老师”变成了很多年轻人眼里的“老艺术家”,看台上依然有他熟悉的身影。
有人说:“一个唱遍人间烟火的人,和一个踢遍风里雨雨的球队,在重庆这座城,早就成了彼此的风景。”
仔细想想,确实如此。他唱“天地悠悠”时,有球迷在球场上奔跑;他唱“心若在梦就在”时,有球员在跌倒后爬起——刘欢的歌声里,有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故事;而力帆的球场里,也有刘欢最珍视的“生活本来的样子”。
所以啊,下次再看到刘欢在球场的照片,别惊讶于他的投入。毕竟,能把热爱活成习惯的人,无论在舞台还是看台,都自带光芒。
而当“歌坛常青树”再次为“红色旋风”呐喊,你会不会觉得,这才是属于重庆最美的和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