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乌海海区一小"小刘欢"老师,凭一首歌让全班40个孩子眼里发光,他到底藏着多少秘密?

清晨七点半的乌海海区第一小学,阳光刚爬过教学楼的三楼拐角,就撞进了一间飘着琴声的教室。讲台上,穿灰色连帽衫的男生正低头调试着麦克风,袖口卷到手肘,露出手腕上一串串着小贝壳的手链——那是去年毕业的学生送的,他说"这是大海的声音"。

乌海海区一小刘欢老师

"刘老师,今天教我们哪首歌呀?"扎羊角辫的小雨踮着脚趴在讲台上,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星。全班40多个孩子挤在课桌间,叽叽喳喳像刚出笼的小麻雀,却都没大声喧哗——他们知道,只要这个"小刘欢"老师一开口,整个教室都会被温柔的歌声填满。

他们叫他"小刘欢",不是因为本名,而是因为那份像模像样的"刘欢味"。"不是长得像,是唱我和我的祖国时,那种从心底里涌出来的劲儿,跟电视上看到的一模一样!"教语文的张老师曾笑着说过,"有次他带着孩子们唱弯弯的月亮,我站在窗边听着,差点以为月亮真的从操场那头升起来了。"

乌海海区一小刘欢老师

但这个"小刘欢"——本名刘子昂,今年刚满25岁,两年前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,揣着一叠自制歌谱就来了乌海海区一小。他说自己从小听着刘欢的歌长大,从头再来的旋律是爷爷农闲时在地里吼的,欢颜是妈妈在煤油灯下给他哼的,"音乐对那时候的我来说,是冬天暖手的炉子,是夏天送爽的风,我想把这种感觉给孩子们。"

现实很快给了他个"下马威":刚接手三年级时,班里有个叫小宇的男孩,总是趴在桌上不说话,音乐课上也捂着耳朵。"后来我才知道,他爸妈在外地打工,跟着奶奶生活,有次合唱选拔,他觉得自己'五音不全',怕拖后腿。"刘子昂没让小宇单独唱,而是在下课时把他叫到琴房,弹起他最爱的孤勇者:"听,'战吗?战啊!'英雄不是不会跑,是跑的时候也带着光。"那天放学,小宇小声跟他说:"刘老师,明天...我能试试吗?"

乌海海区一小刘欢老师

三个月后的校园艺术节,小宇站在聚光灯下,唱破了音,却笑得比谁都大声。台下的刘子昂举着手机拍视频,视频里,小宇唱到"爱自己 是终身浪漫的开始"时,后排好几个孩子偷偷抹眼泪。

"刘老师的课,永远有'彩蛋'。"五年级的小雨说,"上次学茉莉花,他带着我们用乌海方言唱,'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~哎哟喂~',全班笑得前仰后合,可那节课,我们全都会唱了。"他会把数学公式编成rap,把课文里的古诗写成轻快的小调,甚至用矿泉水瓶和豆子做沙锤,"只要孩子们眼睛亮起来,什么法子都管用。"

去年冬天,乌海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。刘子昂带着孩子们在教学楼后面扫出一片空地,用红围巾在中间圈了个"小舞台"。"来,我们唱你笑起来真好看!"雪花落在他肩上,孩子们的歌声裹着热气飘向天空,隔壁班的老师探出头,笑着拍了段视频——后来那段视频,在小红书上被转发了两万多条,评论里有说"被治愈了",有说"这才是教育的温度",但更多人问:"乌海的这个'小刘欢'老师,到底是谁?"

面对这些关注,刘子昂只是挠挠头,露出两颗小虎牙:"我就是个普通音乐老师,想让孩子们知道,唱歌不是考级的工具,是心里想说什么,就用旋律说出来。"办公室里,他的歌本摊在桌上,扉页上写着一行字:"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歌手,我只是帮他们找到麦克风。"

放学铃声响起时,夕阳把走廊染成了蜜糖色。刘子昂抱起吉他,刚走到操场边,就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围上来:"刘老师,今天能教新歌吗?想学 sea son in the sun !"他笑着蹲下身,拨动琴弦,孩子们的声音像一群归巢的小鸟,跟着旋律飞向了乌海海区的天空——那里,不仅有落日熔金,还有无数颗被音乐点亮的、闪着光的童心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