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2020年央视春晚,当刘洪用他那标志性的醇厚嗓音唱起好儿好女好家园时,台下无数观众跟着打拍子,但镜头扫过他身后那架黑色三角钢琴时,不少人心里都咯噔一下——那个埋首于琴键间的身影,是谁?
你可能没注意,但她的手早已“红”遍全国
说起来,这位钢琴手叫张佳佳。她不像郎朗、李云迪那样名字响亮,但要是提起她的“履历”,准让你惊掉下巴:她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,师从钢琴家周广仁,还曾是“中国钢琴公开赛”金奖得主;更厉害的是,她给不少大牌歌手伴奏过——孙楠、韩红的演唱会里都有她的影子,连国际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都和她合作过。
但2020年春晚那天,她偏偏成了“幕后主角”。镜头只给了她几个侧脸和手部的特写,可就是那双在琴键上飞舞的手,让无数人记住了她。后来有网友扒出她的资料,惊呼:“原来她才是藏在‘大佬’身后的‘大佬’!”
为什么是刘欢点名要她?
有人可能会问:刘欢作为乐坛前辈,为什么要选一位相对“低调”的钢琴手?这还得从好儿好女好家园这首歌说起。这首歌融合了京剧和流行元素,节奏时而激昂时而婉转,对钢琴伴奏的要求极高——既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,能精准把握京剧腔调的顿挫,又要有细腻的情感表达,衬托出刘欢歌声里的家国情怀。
而张佳佳恰好就是“技术”与“情感”的完美结合体。她的老师周广仁曾评价她:“佳佳的手有‘温度’,弹出来的音符不是冰冷的,是有呼吸的。”刘欢在一次采访中也提到:“选伴奏就像找伙伴,你得信她懂你的音乐。佳佳不一样,她能听到我唱歌时没说出来的东西。”
据说,为了准备春晚,张佳佳和刘欢在排练室泡了整整半个月。刘洪会一句一句地跟她讲:“这句我要放缓,像在给母亲梳头;这句要提起来,像在喊远方的孩子。”张佳佳则会点头,然后指着一小节乐谱说:“这里加个装饰音,像老戏台上的‘甩腔’,是不是更有味?”
后来播出时,有网友发现,当刘洪唱到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时,张佳佳的左手突然加了几个低音,像大地一样沉厚;右手的主旋律则像小溪一样流淌,把“家”与“国”的呼应感弹得淋漓尽致。评论区里有句话被顶到了热评:“我不是来看刘欢的,是来看他们俩‘对话’的。”
幕后10小时,90%的人不知道的“春晚功课”
你可能不知道,春晚当天的张佳佳,凌晨3点就起床了。她要提前4小时到化妆间,检查钢琴的音准——虽然现场有调音师,但钢琴对温度和湿度特别敏感,哪怕是舞台上的一个射灯,都可能让琴键走音。
更夸张的是候场。为了不干扰其他节目彩排,她背着琴谱站在舞台侧幕,一边默谱一边踮脚往台上瞅——刘欢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西服?他习惯站左还是站右?这些细节她都要记,因为什么时候该把镜头让给他、什么时候该用钢琴“推”一下情绪,全靠默契。
演出结束,刘洪第一个回头跟她击掌,两人相视一笑,眼里都有水光。后来张佳佳在朋友圈写:“不是为了春晚的光,是为了刘老师那句‘佳佳,辛苦了’。”
原来,每个“无名”,都藏着无数个“有名”的努力
这些年,我们总在讨论“流量明星”和“顶流歌手”,却很少注意到那些站在舞台侧面的人。比如伴奏的提琴手、鼓手,比如帮歌手顺服装的化妆师,比如在后台盯着音响调音的师妹。
但就像张佳佳说的:“钢琴手再厉害,终究是‘托着别人走光’。可这‘托’不是谁都托得起的。你听过一句话吗?‘好伴奏自己是看不见山的,但能让别人站在山顶’。”
2024年春晚刚过,又有人翻出2020年的片段问:“那个弹钢琴的姐姐,现在还和刘老师合作吗?”答案当然是的。只是她依然很少出现在台前,依然在音乐厅教学生,依然在演唱会后台调琴,依然用她的手,帮更多人把“歌声”变成“回响”。
所以下次你看演出时,不妨也看看舞台侧面。那里或许没有聚光灯,但一定有双能让音乐“活起来”的手。毕竟,哪有什么“一夜成名”,不过是有人把“十年磨一剑”,藏在了你的一句“好听”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