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yond的《午夜怨曲》,一听这名字就感觉有点儿…怎么说呢,有点儿忧伤又有点儿神秘,对吧?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。 这歌我听了好多遍了,每次听感觉都不一样,就像一杯陈年老酒,越品越有味道。 虽然歌名是“怨曲”,但我觉得它不完全是那种悲悲戚戚的抱怨,更多的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,对现实的无奈,以及对未来的期许,反正挺复杂的,哈哈。
我次听这歌的时候,还是在上学,那会儿流行磁带,我哥的磁带上就有这首歌。 记得当时耳机戴上,感觉自己瞬间穿越到一个昏暗的街角,周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。 歌词里那些“午夜的街头”、“总有挫折打碎我的心”之类的句子,一下子就戳中了当时我那颗有点儿小叛逆,又有点儿迷茫的心。 后来才知道,这首歌是Beyond为电影《吉星拱照》写的插曲,这更让我觉得这首歌有种特殊的魅力。 电影里那些情节,配上这首歌,感觉整个氛围都升华了。
要说这首歌的歌词,我个人觉得,它写得特别有画面感。 “寻回思忆中的碎片,变作了一堆草芥风中散”,这句简直绝了! 感觉那些曾经珍贵的回忆,现在就如同被风吹散的草芥一样,支离破碎,让人唏嘘不已。 还有“与你奏过午夜的怨曲”,这句也挺有感觉的,像是两个人一起经历过什么艰难困苦,那种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,都在这句歌词里体现出来了。 虽然歌词有点儿抽象,但总能让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,感觉特别有共鸣。
我感觉黄家驹的歌声也很重要,他的声音里,那种沧桑感和力量感特别强烈。 他唱这首歌的时候,那种情感表达特别到位,让你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奈。 我曾经尝试着去模仿他的唱法,但总感觉差了点意思,哈哈,毕竟人家是殿堂级歌手嘛! 其实我觉得,Beyond的歌曲之所以这么受欢迎,不只是因为他们的音乐旋律好听,更重要的是,他们的歌词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,总能表达出一些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,这才是难能可贵的。
说实话,要完全理解这首歌的含义,可能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Beyond乐队的经历。 不过,即便我不完全懂,我还是能从这首歌里感受到一种力量,一种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坚持下去的力量。 这大概也是这首歌经久不衰的原因吧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,这首歌还有国语版本,我也听过,感觉和粤语版本有微妙的不同。 虽然歌词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,但感觉上还是有点儿区别的。 粤语版本更贴近原汁原味的感受,而国语版本则更易于大众理解。 这两种版本,各有千秋,我都挺喜欢的。
版本 | 语言 | 作曲 | 作词 | 收录专辑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午夜怨曲 | 粤语 | 黄家驹 | 叶世荣 | 《真的见证》 |
午夜怨曲 | 普通话 | 黄家驹 | 刘卓辉 | 《光辉岁月》 |
Beyond的《午夜怨曲》是一首非常有深度,也非常好听的歌曲。 它不仅仅只是一首歌,更像是一部微型电影,让你在聆听的过程中,仿佛身临其境,去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。 当然,每个人对这首歌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,这也很正常,毕竟音乐是种很主观的艺术形式。
可能有些人觉得这首歌有点儿压抑,但我觉得,这种压抑中也蕴藏着希望。 就像歌词里说的,“写上每句冰冷冷的诗,不会忘记高唱这首歌”,即使经历了挫折和苦难,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,继续歌唱。 我想,这才是这首歌打动我的地方。
我感觉这首歌也挺适合在深夜一个人静静聆听,细细品味,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。 那么,你对《午夜怨曲》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感受呢? 欢迎大家一起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