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华语乐坛“双璧”林忆莲、刘欢,为何说中国之星是他们最被低估的舞台?

2015年,一档名为中国之星的综艺悄然开播。彼时音乐类综艺正扎堆“流量明星+改编神曲”的套路,这档由刘欢、林忆莲、羽泉担任“巨星推荐官”的节目,却偏要带着“回归音乐本质”的执拗,在喧嚣里硬生生凿出一条清流。而节目中,最让乐迷津津乐道的,从来不是最终谁夺冠,而是林忆莲与刘欢——这两位华语乐坛的“活化石”,如何在舞台上撕掉“天后”“歌神”的标签,用音乐本身写下最动人的注脚。

林忆莲:从“都市情歌女王”到“实验音乐玩家”,她的每一次改编都是“拆了重盖”

提到林忆莲,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至少还有你的温柔,是为你我受冷风吹的深情。但在中国之星的舞台上,她却像个拿着手术刀的音乐匠人,把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拆得七零八落,再揉进自己对生命、对时光的思考,重新拼凑出新的模样。

中国之星林忆莲刘欢

盲选阶段,她选了老狼的虎口脱险。没有华丽的转音,没有炫目的技巧,只有一把木吉他打底,像深夜电台的DJ在念叨一段旧心事。当唱到“我们的表情冻僵,在这尴尬的场合”时,她的眼神微微垂下,嘴角带着一丝浅淡的苦笑——那哪里是在唱别人的故事,分明是把十年前的自己从时光里捞了出来,摊开在所有人面前。后来有乐评人说:“听萨顶唱虎口脱险是青春的遗憾,听Sandy(林忆莲英文名)唱,是人生的况味。”

更绝的是改编我明白。这首歌本身是沉郁的R&B曲风,她却加入了东北大秧歌的唢呐元素前奏,一下子把民间的烟火气拽进了音乐厅。副歌部分,唢呐的尖锐与她的声线缠绕,像极了生活中那些“说不清道不明”的拧巴与释怀。有人说“这是乱炖”,但节目播出当晚,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发微博:“能把流行、民谣、戏曲拧成一股绳,还让这绳有了温度的,华语乐坛可能只有她。”

很多人说她“端着”,但在中国之星里,她却像个愿意卸下防备的朋友。当唱克卜勒时,她会对着镜头笑说“这首歌其实是在讲孤独呢”;点评一位民谣歌手时,她会认真记下歌词本里的句子,说“文字比旋律更打动我”。这样的林忆莲,哪里还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完美无瑕的“天后”,分明是个热爱到骨子里的音乐人,只为了让好歌被听见,可以放下所有“人设”的包袱。

刘欢:从“殿堂级歌者”到“素人伯乐”,他的捧场是对音乐最笨拙也最真诚的尊重

如果林忆莲是舞台上那个“拆了重盖”的建筑师,那刘欢就是站在台下,为每一块砖瓦叫好的匠人。作为“巨星推荐官”,他没有评委的架子,更像个捧着歌单的歌迷,每当有打动他的表演,总会激动到拍大腿、瞪大眼睛,甚至会因为歌手的一句话红了眼眶。

记得有个唱蓝调的素人歌手,唱了一首自己写的雾霾的冬天。歌词直白得像日记:“窗户不敢开,出门戴口罩,灰蒙蒙的天,孩子问爸爸什么时候能跑步。”刘欢在点评时突然沉默,过了半晌才说:“这首歌没有技巧,没有华丽的编曲,但它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。真正的音乐,不就是该唱我们自己的日子吗?”说完,他用力鼓了掌,掌心通红。

当然,他也会在舞台上“失控”。一次,一位藏族歌手用藏语唱起了牧歌,高亢的旋律冲破演播厅的屋顶,刘欢跟着轻轻晃着头,眼眶慢慢湿润。他后来解释:“那声音里没有设计,没有修饰,是雪山下的风,是草原上的马,是城市里我们丢很久的东西。”这种对音乐最原始的敬畏,让他像个“老顽童”,不管对方是天王巨星还是无名小卒,只要音乐对了,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“推荐”的牌子,甚至走到舞台上,和歌手一起合声。

有人说他“太感性”,但正是这份“笨拙”的真诚,让中国之星的温度藏不住。当所有综艺都在追求“话题性”“爆点”时,他却固执地用34年音乐生涯的积淀告诉大家:“好的音乐,从来不需要包装,它自己会说话。”

被低估的“中国之星”:他们不是“表演者”,是华语乐坛的“摆渡人”

如今回看中国之星,它或许没有歌手那么高的收视,也没有中国好声音那么多“草根神话”,但它却让两个在乐坛屹立多年的名字,有了更动人的注脚。

林忆莲用舞台证明:天后可以不唱情歌,她可以是实验音乐的先锋,是民谣的知音,是愿意把“小众”唱给大家听的引路人;刘欢用真诚告诉大家:歌神不是“高高在上”的符号,他可以是素人的伯乐,是年轻音乐人的“护盾”,是用一辈子守着音乐本心的“守灯人”。

他们参加中国之星,不是为了证明“我还行”,而是为了告诉所有人:“华语乐坛还有很多好歌,还有很多有才华的音乐人,他们值得被看见。”这种对音乐的“利他”,或许才是真正的“巨星风范”。

所以,为什么说这是他们最被低估的舞台?因为在那个被流量裹挟的时代,他们没有迎合,而是用最硬核的音乐实力,最柔软的人文关怀,为华语乐坛留住了一方净土。如今再听那些现场,依然会觉得:好的音乐,好的音乐人,永远不会被时间埋没。就像林忆莲的不必在乎我是谁,就像刘欢的千万次的问”,他们唱的是自己,也是我们每一个在生活里寻找光的人。

这,或许就是“中国之星”最珍贵的意义——他们不止是舞台上的星星,更是照亮华语乐坛未来的,那束永不熄灭的光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