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一个5岁孩子凭啥把刘欢的歌唱进人心尖尖上?

后台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时,刘欢正低头喝口水,听见门响抬头,撞进来一张圆乎乎的小脸——扎着俩冲天揪,睫毛忽闪忽闪像两把小扇子,手里攥着话筒杆,指节因为用力泛白。

5岁女孩把刘欢唱成这样

是好汉歌的录制现场,轮到小选手表演,可上一个刚下台,导播台突然喊:“刘老师,有个小朋友想单独唱给您听。”

没人知道这个叫糖糖(化名)的5岁娃,怎么敢在全场摄像机和刘欢面前,开口就是大河向东流啊,天空一根油(愁)啊。

5岁女孩把刘欢唱成这样

一、稚嫩的嗓音里,藏着一首老歌的灵魂

“大河向东流啊——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——”

5岁女孩把刘欢唱成这样

糖糖开口的瞬间,导播室里突然静了。原本准备切换的镜头卡住,导播盯着屏幕忘了喊“cut”,场务手里的对讲机“啪嗒”掉在地上。

刘欢手里的水杯停在半空,眼睛微微睁大。这不是电视上那些“小大人式”的模仿:没有刻意压低的声线,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,甚至没背对镜头耍帅——她就站在舞台中央,小脚分开与肩同宽,攥着话筒的小手攥得更紧了,脚尖在地上轻轻点着节拍,像在数“一二三四,二二三四”。

唱到“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时,她突然“咚”地跺了下脚,小眉毛一拧,稚嫩的嗓音陡然扬起,带着奶凶的认真:“哇呀——!”逗得台下哄笑,可下一句“风风火火闯九州哇”,她又立刻软下来,声音像裹了层蜜,尾音轻轻上扬,像小时候外婆摇着蒲扇哼的童谣。

最绝的是最后那句“嘿,嘿,嘿,嘿——她没学原版刘欢的低沉,也没学综艺里选手的高亢,就用了最简单的四声调,从“哆”滑到“发”,再拐到“咪”,像小朋友在秋千上荡到最高点时,忍不住发出的“咯咯”笑。

刘欢放下水杯,掌声比镜头里任何评委都响:“这孩子,唱的是情儿啊。”

二、当“刘欢嗓”遇到“奶猫声”,为什么对上了?

录制结束糖糖跑下台时,刘欢蹲下来跟她平视,摸了摸她扎揪揪的皮筋:“爷爷问你,‘大河向东流’的‘流’,你为啥要唱得那么拐一下呀?”

糖糖歪着头,奶声奶气地说:“妈妈说唱歌要像讲故事,‘流’水是往那边走的(比划着往左),声音也要往那边走一点点,才像真的大河在唱歌呀。”

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。很多选手练歌时盯着音阶练气息,练共鸣,练高音,可这个5岁的孩子,居然懂“叙事感”——这是刘欢年轻时最常跟年轻歌手说的话:“唱歌不是喊嗓子,是把词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。”

后来节目组放出花絮:糖糖在家练歌时,妈妈给她看好汉歌MV,她盯着屏幕里的刘欢看了半天,突然问:“妈妈,刘欢爷爷唱歌时,眼睛为什么看着远方?是不是在想小时候的黄河呀?”

妈妈逗她:“那你想不想唱得像刘欢爷爷一样?”

她用力摇头:“我不想像他,我想像大河里的水,唱自己的歌。”

难怪有人说,现在的“小戏骨”太多,但能把自己揉进歌词里的孩子太少。糖糖的“不一样”,不在于她模仿了刘欢的多少技巧,而在于她用5岁的认知,把“成人世界的江湖豪情”,翻译成了孩子能懂的“大河讲故事”——“吼”不是愤怒,是小朋友发现蚂蚁搬家时的惊呼;“闯九州”不是闯荡,是举着玩具剑在客厅“杀敌”的兴奋。

三、被“一夜爆红”的孩子,需要多少“幸运”?

节目播出后,糖糖的视频在全网疯传。有人翻出她3岁唱我和我的祖国的片段,那时候她更小,拿着玩具话筒,国旗升到杆顶时,她突然对着镜头行了个歪歪扭扭的少先队礼,配文“祖国妈妈,我唱给你听”。

但争议也跟着来了:有人说“肯定是爸妈逼的,这么小哪懂江湖情”;有人问“会不会被消费,以后童年都没了”;甚至有人扒出她妈妈是音乐老师,质疑“天赋能遗传吗”。

糖糖妈妈后来接受采访,笑着说:“从没逼她练歌,有次她听见我放好汉歌,在旁边跟着‘咿咿呀呀’,我就递了个瓶装话筒给她——后来她就真的爱上了。”

确实,在糖糖的账号里,没有密集的练习打卡,没有“冲榜打Call”的文案,多是“今天在公园看到一只猫,唱给它听的小猫咪”“给爷爷的生日蛋糕唱祝你生日快乐”,跑调到不行,但语气里全是“我给你唱歌啦,快夸我”的骄傲。

刘欢在评价她时说得好:“音乐这东西,最怕‘懂’的人太少,也怕‘太聪明’的人太多。这个孩子,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天真,比任何技巧都珍贵。”

四、我们为什么会被一个5岁孩子戳中心窝?

评论区有个高赞留言:“我听了三遍,最后一遍哭了。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收音机里吼‘大河向东流’,那时候不懂什么是江湖,只知道爷爷笑得比阳光还亮。”

是啊,为什么35岁的大人听糖糖的歌,会想起15岁时跟着MP3哼歌的自己?为什么20岁的年轻人会说“比歌手里的版本更动听”?

或许因为我们太久没听过“不带目的”的歌了。成年人唱歌要流量,要比赛名次,要商业合作,连KTV里的麦霸都在“炫技巧”;可糖糖唱歌时,眼里只有“我想把这首歌的故事讲给你听”。

就像刘欢最后说的:“她唱的不是好汉歌,是每个心里还住着小孩的大人,都懂的‘简单’。”

现在糖糖还在上幼儿园,妈妈说:“她想学钢琴,还想养一只小兔子,唱歌只是她‘讲故事’的方式。”

真好。这个5岁的孩子不知道,她把刘欢的歌唱成了两种东西——一种是留在岁月里的江湖气,一种是长进心里的纯粹感。

而我们,不过是借她的嗓音,偷偷摸了摸,还没长大的自己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